|
每逢深秋,一江碧水与漫山红叶交织的壮丽画卷,都会在长江三峡徐徐展开。 随着气温日渐走低,目前巫山120万亩红叶渐次“绽放”,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红、最美、最好的观赏期。
11月13日,重庆新闻发布厅,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11月1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十九届重庆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节会将于本月22日正式拉开帷幕,持续至12月31日。 发布人: 市文化旅游委二级巡视员 侯玉峰 巫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本万 巫山县政府副县长 王军
今年红叶节有3个新看点[color=rgba(0, 0, 0, 0.9)]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红叶观赏胜地,巫山拥有120万亩红叶景观。 [color=rgba(0, 0, 0, 0.9)]发布会上,巫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本万如此推介红叶美景: [color=rgba(0, 0, 0, 0.9)]巫山红叶之“红”,红在漫山遍野、层林尽染; [color=rgba(0, 0, 0, 0.9)]巫山红叶之“美”,美在云、江、山、叶的完美融合,高峡平湖与遍山红叶交相辉映; [color=rgba(0, 0, 0, 0.9)]巫山红叶之“好”,好在生态和谐、万物共生。 [color=rgba(0, 0, 0, 0.9)]巫山县政府副县长王军介绍,作为已持续举办近20年的红叶节会,为了给游客带来一场“可玩、可感、可参与”的文旅盛会,今年巫山策划了一系列精彩活动,将重点呈现3个亮点—— [color=rgba(0, 0, 0, 0.9)]一是多维游览方式,解锁“三峡画廊”精华之旅。 [color=rgba(0, 0, 0, 0.9)]游客可以荡舟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神女溪景区,在自然山水中赏江山红叶,与三峡猕猴互动;可以自驾神女天路景区、下庄天路景区,遇见崖壁上的红叶;可以徒步三峡龙脊、三峡之心、神女峰,欣赏最美丽的三峡画廊。与此同时,全新推出热气球俯瞰小三峡、欧若拉低空“飞越三峡”,为游客提供新场景、新玩法,多维度展现巫山红叶之美。 [color=rgba(0, 0, 0, 0.9)]二是多彩节庆活动,玩转“红叶巫山”极致体验。 [color=rgba(0, 0, 0, 0.9)]1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始建于晋朝的大昌古镇推出“红叶归家·家宴大昌”活动,游客在这里可以沉浸式体验地道农家菜的坝坝席、围炉煮茶+盐焗柑橘、红叶家书等,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12月1日至5日,联合长江星际·阿波罗号游轮举办“雄奇山水·新韵重庆”巫山红叶摄影展暨“江河万象·共生西南”中国西南摄影联展,摄影爱好者可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登船,沿途实地采风,用镜头定格红叶的千姿百态。本届红叶节期间每个周末将举办“红叶映三峡·徒步揽山河”挑战活动,在三峡龙脊、三峡之心、神女峰等3个景区完成徒步打卡,可获得3块特色奖牌,这3块奖牌可拼合成完整的红叶节纪念奖牌。还有“唢呐声动小三峡”非遗民俗展演、三峡飞拉达攀岩赛等系列活动,文旅精品荟萃云集,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与众不同的旅行体验。 [color=rgba(0, 0, 0, 0.9)]三是多元业态融合,拉满“山水之城”烟火氛围。 [color=rgba(0, 0, 0, 0.9)]巫山的大街小巷、山乡村社每一处都藏着最地道的烟火气,拥有巫山烤鱼、巫山包子、风锅腊肉等众多独具地方风味的美食。节会期间,巫山将在三峡里·竹枝村举办融合竹枝词、现代音乐、舞蹈、光影秀的大型实景演出,在三峡之光消费街区推出巫山烤鱼消费季系列活动,开启“美景+美食+表演”的文旅盛会。 [color=rgba(0, 0, 0, 0.9)]“除了好看、好玩,巫山还为大家准备了实实在在的‘专属福利’。”刘本万说,整个红叶节期间,巫山将持续开展“赏红叶、品烤鱼、摘脐橙”等消费促进活动,三峡龙脊、巫峡·神女景区门票免费,并同步发放10万元烤鱼消费券,游客可通过“巫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抽奖获取。 [color=rgba(0, 0, 0, 0.9)]此外,还将推出趣味性打卡集章活动,大家可以在小三峡游客中心领取手册,集满巫山小三峡、三峡龙脊、巫峡·神女景区等景点指定印章,便可兑换独具巫山特色的文创礼品。 [color=rgba(0, 0, 0, 0.9)]此时,也正是巫山脐橙成熟上市的季节,巫山也特别准备了鲜果礼盒,让大家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把这份“甜蜜”带回家。 [color=rgba(0, 0, 0, 0.9)]“总而言之,本届红叶旅游季,我们力求打破以往以观赏为主的单一模式,全力构建一个集观赏、体验、互动于一体的文旅新业态,让‘巫山红叶’这张名片更加响亮。”刘本万说。
“一叶红”带动“全域兴”[color=rgba(0, 0, 0, 0.9)]市文化旅游委二级巡视员侯玉峰说,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已成功举办十八届,从最初“依山就势”的文化创意,发展为如今跻身“全国十大地方节庆品牌”的文旅盛事,红叶节已从单一的观光项目,裂变为拉动三峡旅游的强劲引擎,引领三峡旅游的“秋冬淡季”转变为“炙手可热的旺季”。 [color=rgba(0, 0, 0, 0.9)]比如,以“三峡红叶”品牌推动三峡游轮迭代升级,塑造内河旅游新典范。 [color=rgba(0, 0, 0, 0.9)]自1979年以来,三峡游轮旅游已走过46年发展历程,曾经的简易游船已然迭代为品质一流的豪华游轮,乘载游客追寻“诗与远方”。在三峡红叶品牌带动下,2023年三峡游轮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2024年和今年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重庆现有三峡游轮31艘,其中五星级20艘,列全国第一。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动水上巴士、平湖快船、休闲轮渡等产品加速发展,多元化水上旅游产品体系正加速形成。 [color=rgba(0, 0, 0, 0.9)]以“三峡红叶”品牌促进旅游产品强基焕新,培育文旅消费新动能。 [color=rgba(0, 0, 0, 0.9)]2007年,巫山小三峡景区获评全国首批5A级景区,又率先举起“三峡红叶”旗帜,举办首届巫山国际红叶节。 [color=rgba(0, 0, 0, 0.9)]我市借此采取一系列工作举措,开启大三峡旅游提档升级的篇章:推动景区提质,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巫山巫峡·神女景区、巫溪红池坝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丰都南天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渝东北三峡库区现有A级景区110家,其中5A级3家、准5A级2家、4A级46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市级旅游度假区8家。重点培育了万州天生城、奉节三峡之巅、巫山三峡龙脊等文旅“爆款”产品,持续提升重庆好礼、“渝味360碗”等特色品牌,推动巫山竹枝村等打造消费新场景,带动二次消费、衍生消费。 [color=rgba(0, 0, 0, 0.9)]以“三峡红叶”品牌带动宣传推广精准发力,提升三峡旅游新形象。 [color=rgba(0, 0, 0, 0.9)]围绕全市“雄奇山水·新韵重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深化渝东北区域文化挖掘阐释,迭代大三峡文旅形象表达体系。除了成功举办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还举办了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世界大河歌会等系列品牌活动,有效提升“大三峡”旅游知名度。推动“与辉同行”开展直播带货,助力脐橙等农产品销售超60万单。组织开展“山水重庆·渝见三峡”全国网络文旅达人采风活动,微博、抖音话题阅读量超过1.32亿人次。 [color=rgba(0, 0, 0, 0.9)]通过持续唱响“壮美长江·诗画三峡”旅游品牌,2024年,渝东北三峡库区接待过夜游客1209.47万人次,同比增长14.3%。今年1—9月接待过夜游客897.26万人次。
一片红叶串联巴蜀[color=rgba(0, 0, 0, 0.9)]不仅仅是重庆,近年来,巫山还借由红叶,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升区域文旅能级。 [color=rgba(0, 0, 0, 0.9)]“巫山国际红叶节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品牌,我们始终将其置于川渝协同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着力打造区域协作、文化互融、产业共兴的重要平台。”刘本万说。 [color=rgba(0, 0, 0, 0.9)]聚焦融合,共塑巴蜀文旅品牌。巫山全力推动红叶景观与巴蜀文化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与四川光雾山、米亚罗等知名红叶景区组建“红叶联盟”,以李白出蜀路线为纽带,串联江油青莲李白故居、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巫峡·神女景区等文旅资源,打造“诗词+山水”沉浸式文旅产品,构建“人文+自然”互补的新格局。 [color=rgba(0, 0, 0, 0.9)]聚焦赋能,一起共传巴蜀红色基因。巴蜀大地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巫山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平台,全面推动跨区域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巫山、渝中、江津等7个区县与成都、广安、泸州等地纪念馆、博物馆联合成立川渝地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联盟,构建起川渝革命文物保护协同平台,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增添了红色文化底蕴。 [color=rgba(0, 0, 0, 0.9)]聚焦联动,共建区域协作体系。巫山坚持“一盘棋”思维,联合万州、忠县、云阳、巫溪等区县成立“大三峡”旅游联盟,策划推出“渝味三峡”“壮美长江诗意三峡”等多款旅游线路产品。并主动加强与四川乐山、资阳、广元等地战略联动,成功举办双城推介会、“巫山神女茶话会”路演等活动,吸引近百家川渝文旅企业实地考察、对接合作。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四川籍游客较去年同期增长21%,区域协同发展的共赢效应日益凸显。 [color=rgba(0, 0, 0, 0.9)]下一步巫山还将从三方面继续深化川渝合作:一是共筑品牌,携手川渝两地红叶资源富集地区,共同制定观赏指数、推出统一视觉标识、联合举办系列主题活动和推介会,打造“红叶联盟”跨区域超级IP。推动红叶节从地方品牌向区域公用品牌升级,使其成为展示巴蜀文旅形象的重要窗口。二是共建市场,积极联合川渝地区主要客源地,共同设计推广跨区域红叶主题精品线路。联合发行“川渝红叶联程旅游套餐”等惠民产品,打通区域壁垒,实现客源互送、市场共拓。三是共兴产业,全力推动川渝两地文旅企业在文创开发、商品互售、演艺互动等方面的合作,鼓励共建文旅消费场景。并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红叶联盟”联合营销,将红叶资源与我们的巴蜀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特色川渝美食等优质资源捆绑推介,共同提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国际知名度和产业竞争力。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