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平河乡凭借五里坡大峡谷的瀑布群景观,成为城郊游现象级打卡地。数据显示,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3000人次,仅5月2日一天,燕子村九门苑农家乐老板颜克灯便入账1.55万元。这个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深山乡镇,正以“瀑布引流”为支点,撬动起乡村旅游的全新生态。
今年五一假期,平河乡燕子村九门苑农家乐**火爆。 01
思路破题:激活沉睡的生态密码
地处小三峡·小小三峡黄金旅游线源头,毗邻当阳大峡谷与湖北神农架,平河乡坐拥峡谷、瀑布、原始森林等13项稀缺生态资源,却长期依赖柑橘、脆李等传统产业。2024年10月,新任党委书记杨裕富调研发现,这里既是泛下庄片区中心节点,又串联下庄精神发源地与千年古镇大昌,“守着金饭碗讨生活”的困境亟待破局。 为了破除“山区难搞旅游”的思维定式,平河乡建立党政双组长负责制,通过赴下庄考察、全民献策座谈,形成“优势在生态、发展在旅游”的共识。一份《旅游三年攻坚计划》应运而生,27项重点任务清单将峡谷秘境、生态研学等资源转化为可运营的业态蓝图,一场“生态变现”的乡村实验正式启幕。
02
政府破局:庭院经济撬动乡村活力
燕子村九门洞小院的蜕变,是平河乡“庭院即景区”理念的鲜活样本。2025年2月,当颜克灯准备外出务工时,乡党委班子深夜走访:“老颜,留下来开农家乐吧,咱们一起把瀑布流量变成增收增量。”3月4日,九门苑农家乐开业,不到3个月营收超9万元。 在政府引导下,李忠海、杨元英等村民纷纷加入。如今燕子村20多家农家乐星罗棋布,全村600余人吃上“旅游饭”,成功创建市级巴渝和美乡村。庭院里的花卉瓜果、灶台上的农家饭菜,成为游客眼中“会呼吸的乡愁”,也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03
流量破圈:从网红打卡到生态经济
为让“流量”变“留量”,平河乡构建“线上引流+线下导流”矩阵:抖音话题[color=#576B95 !important][url=]#平河瀑布秘境[/url][color=#576B95 !important][url=]#播放量破千万[/url],公众号推文阅读量屡创新高;针对团建、研学等客群定制徒步探险、亲子嬉水等产品,8公里大峡谷观光带串联起12处瀑布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研学点。 数据见证着转型成效:两个多月接待游客8.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6万元,燕子村旅游从业家庭户均增收5万元。更深远的变化在于产业结构——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脆李园变身采摘园,柑橘林成为观光带,“单一产业依赖”转向“农旅融合发展”。 平河乡瀑布景观游人如织。 “晨摘鲜果、午观飞瀑、夜宿农院”的业态闭环正在形成。杨裕富透露,下一步将打造亲子嬉水走廊,设计“瀑布+星空露营”“峡谷+非遗体验”等复合产品,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瀑布飞流引客来”,平河乡的实践印证着生态价值的转化逻辑:当自然禀赋遇上精准规划,当政府引导激活村民动能,深山峡谷也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课堂。这片藏着瀑布密码的土地,正书写着“生态美与百姓富共生”的新时代答卷。
记者 卢先庆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