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重庆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地利用实时无线传输红外相机监测,多次摄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毛冠鹿的群体活动在林中倘佯、觅食、奔跑、求偶的温馨画面。 毛冠鹿(学名:Elaphodus cephalophus)又叫青鹿、黑鹿,为一种小型鹿,外形似麂。雄性角短,不分叉,上犬齿较长,尾较短,两性额顶部具硬而直立的簇状毛。全身被毛较粗硬,毛色大部分灰褐色或暗褐色,腹部毛色浅淡。毛冠鹿是草食性动物,多以种子植物以及蕨类和伞菌为食。 栖息于高山或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采伐迹地和河谷灌丛,经常活动在海拔1000—4000米之间的山上。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调查监测科负责人汪权介绍,这几年,每天监测都能拍摄到毛冠鹿,可群体出现实属罕见。这也正是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现全面恢复势头。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厚林 摄 汪权称,辖区内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动物的频率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目前,共记录各类野生动物120余种,如林麝、鬣羚、黑熊、中华斑羚、红腹锦鸡等。 记者 向君玲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