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溶洞、竖井群、天生桥、天坑、石林、高山草场……地处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处的武隆,各种喀斯特地区独有的景致应有尽有。武隆世界自然遗产景区包括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和世间罕见的喀斯特天坑。这三大景区代表了中国喀斯特地貌中三个独立喀斯特系统,即芙蓉洞洞穴系统、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和后坪冲蚀型天坑喀斯特系统。 近年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永续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造全国样板、叫响世界各地……为此,我们用真实的镜头和真实的案例,解码不一样的武隆。
芙蓉江 地质地貌因岩溶作用而壮美 重庆武隆,乌江横贯全境。形如利剑的乌江,把武陵山和大娄山劈成两半的同时,也把处于两山褶皱地带的武隆削成两块,乌江两畔石灰岩质地被深深切割,常年的流水把深厚的石灰岩地层侵蚀得千疮百孔,形成一处处落水洞、溶洞、天坑、竖井、地缝、峡谷……武隆的美景在地平面下生长、延伸,宛如为喀斯特造就的生态博物馆。 清代诗人翁若梅盛赞武隆山水“蜀中山水奇,应当此第一”。这里有斑斓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芙蓉洞,有融合雄、奇、险、秀、幽、绝等特点的天生三桥,有峡深壁立的龙水峡地缝,碧水如练的芙蓉江…… 作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喀斯特溶洞,芙蓉洞与美国的猛犸洞、法国的克拉姆斯洞并称为世界三大洞穴。这里以竖井众多、洞穴沉积物类型齐全、形态完美、质地纯净著称,其竖井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最大竖井群。这里被地质学家评价为“一座斑斓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一座内容丰实的洞穴科学博物馆”,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洞穴”。
芙蓉洞
堪称世界规模最大的串珠式天生桥群,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的3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天生石桥最具吸引力,石桥平均高300米以上,桥面跨度在500米以上,在1公里距离内就有如此高大的3座天生石桥为世界独有。 有峡谷地质奇观之称的龙水峡地缝,经几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地缝犹如地球裂开的一道深邃缝隙,谷底最窄处只1米,最宽处也不足10米,缝口与谷底之间高达350余米,谷底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峡谷两岸如刀劈斧削一般,即使正午时分,阳光也难达谷底,漫游其间仿佛置身地球深处探幽,犹若在时空隧道中穿行。 大自然似乎对武隆格外厚爱,这里的一山一水都似美轮美奂的画卷,一草一木都如韵味十足的诗篇。壮观、绮丽、秀美在这里交织碰撞,演绎着千万般姿态,每一处都让人心之向往。 自然遗产因保护得当而完美 2007年6月27日,随着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执行主席松浦晃一郎手中木槌的落下,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隆喀斯特以其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和重要科考价值,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一个偏远山区的县城自此走向世界舞台。 “申遗”成功后,武隆并没有躺在“金字招牌”上坐享其成。为了加强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首先由政府筹资6.8亿元回购民营企业经营的六大景区,成立国有性质的喀斯特集团公司开展运营。同时,形成了法治建设、联动管理和经费保障一体的完善的工作保障机制,包括出台《重庆市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办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建联合执法大队,出台专门的《联动管理运行规则》;拓展体制内外的多元化经费用于保护管理与发展建设。
其次,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武隆落实强有力的保护管理措施,包括严格的建设活动实施前置审核、定期的资源调查、强力规范景区运营秩序,以及加强生态保护措施;设立专门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机构,严格遵照《世界遗产公约》及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有关法规,编制完成《重庆武隆喀斯特保护与管理规划》《重庆市芙蓉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天生三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后坪天坑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出台《武隆喀斯特保护管理手册》,将每年的6月27日确定为“自然遗产保护日”,在全国首创开展自然遗产资源“守护者”评选活动。 与此同时,武隆始终坚守“五个决不能”底线,在遗产地核心区和缓冲区安装界碑、界桩,明确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和确定开发区域,严厉打击开山采石、违规建房、破坏水体、损坏钟乳石、砍伐珍稀林木、捕杀野生动物等破坏自然遗产资源的行为,确保武隆喀斯特的自然性、原真性和完整性。 此外,武隆还创新开展遗产资源“守护者”评选活动,得到教科文组织驻中国官员卡贝斯女士的高度评价,并在世界遗产大会上予以推介。同时编印了全国首本世界自然遗产科普教材《武隆喀斯特与世界遗产》,将它纳入武隆当地中小学课程,先后出版了《喀斯特机密》《中国国家地理武隆喀斯特专刊》等学术期刊。 资源价值因合理利用而至美 2022年6月27日,庆祝武隆喀斯特申遗成功15周年大会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年会在武隆区仙女山举行。会上,武隆成立了以区委书记担任主任、区四大家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的高规格议事协调机构,成立了世界自然遗产检察公益保护办公室,建立违法违规行为公益诉讼机制等,为强力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武隆旅游“三次创业”,加快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作出新贡献。 申遗成功15年来,武隆既是世界遗产的守护者、也是受益者。申遗成功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如何保护原住民的利益?武隆交出了自己的答卷:15年来,武隆始终坚守《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保护要求,坚持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以永续利用为宗旨,开启了武隆喀斯特保护管理的新格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将生态资源转变为发展优势,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武隆武陵山区曾是连片特困区之一,这个偏远山区曾有近1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对于一个想通过发展旅游摆脱贫困的山区来说,世界自然遗产无疑是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可是,为避免自然遗产地遭受破坏,武隆给世界自然遗产上了一道紧箍咒,那就是保护自然的底线。 2007年申遗成功以来,武隆世界自然遗产景区拒绝了总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投资建设项目。比如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想在遗产地一线之隔打造“俯瞰世界遗产、最美后花园”的大型悬崖别墅群,尽管开出了高价,但武隆坚决说“不”。 看上去经济损失不小,但也正是这种坚持,让武隆没有因过度商业化开发而被相关管理部门“黄牌”警告。被保护了十多年的武隆世界自然遗产地,山更青,水更净,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反哺了这样的坚守。 近年来,全区天蓝、地绿、水澄净,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河流、湖泊、水库水质达标率100%,仙女山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超过3300个/立方厘米,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绿色成为了武隆最鲜明的底色,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武隆最靓丽的画卷。
第十五届国际岩溶培训班考察武隆
事实上,申遗成功后,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共涉及7个乡镇15个村(社区)76个组11882人。遗产地范围内的原住民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如何保护原住民的利益,让遗产地的发展成果惠及原住民,是自然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武隆先是针对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游摊游贩等现象,在天生三桥进出口、龙水峡地缝出口、芙蓉洞票务中心分别设置商贸区,修建摊位134个,在天生三桥提供34乘轿运服务岗位,为202户原住民解决就业问题。2012年至2015年间,投入8000余万元,在遗产地核心区外的仙女山镇度假区中规划安置区,迁出核心游览区内的44户村民。 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武隆还探索出了廊道带动、集镇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景区带动、云经济带动等生态旅游扶贫增收带动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并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
第十五届国际岩溶培训班考察武隆
2015年,武隆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2017年,武隆全区脱贫。2018年,武隆入选中国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自然遗产保护形成良好循环互动:2021年,武隆全区接待游客突破4100万人次,是申遗成功前的20多倍,旅游综合收入达197.3亿元。 2022年,武隆制定《武隆旅游国际化发展规划》,策划储备了165个总计投资1406亿元的文旅项目,通过打造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六大产业链,进一步拓展武隆旅游“三次创业”的内容载体,放大世界自然遗产品牌价值,更好搭建武隆旅游走向世界的桥梁纽带。除此之外,武隆也实现了从“山区的武隆”向“重庆的武隆”,再从“中国的武隆”到“世界的武隆”的蝶变,旅游已成为世界了解武隆的窗口、世界走进武隆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