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神女论坛
相亲交友
曝光台
招聘求职
拼车
便民信息
巫山特产
神女论坛
门户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健康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
≡品牌栏目≡
›
今日巫山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12637
|
回复:
0
山村脱贫记:笃坪鹤溪村的蝶变转型之路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离线
积分
144246
发表于 2020-12-22 16: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笃坪乡鹤溪村地处渝鄂交界处,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鹤溪村的真实写照。像很多的偏远地区一样,基础设施弱、产业结构单一制约着鹤溪的发展。
近年来,鹤溪村紧紧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狠抓发展机遇,通过强基础、育村风、兴产业、促就业,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美丽蝶变,村容村貌、党员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
改善基础设施 夯实脱贫基础
鹤溪村原是一个煤矿大村,村内有大面坡、三县、合兴等煤矿厂,全村共26个煤井。2016年煤矿关闭前,村内矿区粉尘漫天、污水横流,运输煤炭的卡车川流不息,过度开采煤矿引起地质下陷,造成村里交通道路泥泞,村民房屋受损,村内生态环境破坏,村容村貌形象差,群众饮水、住房、出行没有保障。
五六年前,大山深处的鹤溪村全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泥浆有十厘米左右的厚度,村民根本无法通行。40岁的村民张先恒和妻子一道,把养了一年的3头猪赶到场镇去卖,顶着雨雪翻越两座山头,4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走到一半,1头猪就已累死在路上。
如今,山还在那里,但路已不是那条路。自脱贫攻坚以来,鹤溪村修建了水泥路,开摩托车到镇上只需20多分钟。截至目前,全村通达公路32公里,通畅公路10.6公里,标美路12.5公里,村内道路实现户户通达,社社通硬化公路,村民从此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
在喀斯特山区,和修路一样难的,是用水。“滴水贵如油”,一句俗语道尽鹤溪村千百年来的苦楚。
九旬老人肖世英视水如命。从年少时起,一根扁担两个木桶,肖世英天没亮就翻山越岭到几公里外的一口水井打水,来回要走2个小时。水不仅要供人使用,还得喂牲口和浇地。
近年来,鹤溪村干部群众向水而战,建起家庭水池的同时,不断寻找稳定水源,在乡党委政府、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新修整修水池7口,铺设管道61千米,实现全面集中供水入户、户户通自来水,村民家中 “一水三用”的日子就此成为历史。
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得以改善,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村民们几辈子的梦想。鹤溪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华介绍——
为解决群众住房安全保障这一问题,党委政府在该村建立了一个微型安置点,集中安置26户78人,配套建有供水、路灯、广场、村民活动中心等。
同时,全村危旧房做到了应改尽改,并引导该村有经济能力的村民修建小洋房,全村共有618户村民 ,其中305户建有小洋房。
位于鹤溪村微型安置点的村民王克军是该村贫困户。早些年,王克军一家人住在矿区内,房子是土坯房,房龄大多为三四十年,一到下雨天就漏雨,没有安身之处。在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帮助下,2018年,王克军一家人搬进了微型安置点。
“这房子可不比城里的差!国家给了一部分补贴,自己只用筹集一小部分资金,就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王克军看着舒适的新居,心满意足。他对记者说,“有了自己的窝,就不怕过不好日子,今年还向政府申请贴息贷款,办了一个小规模的养猪场,到年底还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对于未来的发展,一家人充满了希望。
村党支部引领 发展绿色产业
公路通畅、乔迁新居的喜悦,并没有冲昏大家的头脑,祖祖辈辈靠挖煤为生的人们今后的生计成了许多人的牵挂。
随着2016年煤矿的全面关闭,村民们失去了经济来源。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才是一条“新路子”。一招至,全盘活。
正在村民们一筹莫展之时,笃坪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了解到鹤溪村的阳光、土壤、海拔等条件,十分适合种植中药材,于是,党支部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精细绘制的“党支部+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蓝图,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跟紧的产业发展新路。
2016年,该村成功注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并组织村里有经济基础、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先行示范种植,村民以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股东的村民可以获得相应的股金分红,共享合作社发展成果。通过几年摸索,2019年,该村中药材销售额达6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00元,实现20户贫困户分红,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全村63户216名贫困户实现高质量脱贫。
王其军是鹤溪村的贫困户也是中药材种植大户,在合作社的带领下他家种植了15亩中药材,有牛膝、独活、桔梗等。他告诉记者,合作社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不仅自家的中药材成了钱,年底还拿到了合作社1000多元的分红。今年,农闲时,到合作社务工,也挣到了1000多元的工资。几方面的收入加起来非常可观。
如今,鹤溪村党支部以中药材种植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深入推动村内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共种植中药材3200亩,全面实现传统黑色产业向新型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夕阳西下,驻足于药材基地中,只见远处的山脉连绵不断,晚风更烈,药香扑鼻。这药香中有今年的收获,也预示着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向海燕 陈兵 报道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023-57733011
电子邮件
273445007@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