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神女论坛
相亲交友
曝光台
招聘求职
拼车
便民信息
巫山特产
神女论坛
门户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健康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
≡品牌栏目≡
›
今日巫山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16077
|
回复:
0
双龙镇“七抓七促”,“空壳村”巧变“实心村”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离线
积分
144246
发表于 2020-12-18 17: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今年,我们双龙福公司给10个贫困村各分了2.1万元,非贫困村各分了1.8万元,从而让村集体经济见了效益。”12月16日,双龙镇宣传委员田超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双龙镇为做强集体经济组织——
2018年6月,组织20个村并引进一家民营文化企业,成立了双龙福公司。
20个村的集体经济控股65%,村主任作为股东代表参与公司治理,推动初级农产品的文化增值和乡土文创产品开发。
公司成立后,注册了“双龙福”商标,通过农副产品策划、包装、销售和文创产品研发,开发“辣椒酱”“福字钥匙链”“福字冰箱贴”“小福栗板栗” “红叶雕刻画框”“农村土猪腊肉”“小生有李脆李酒”等20个福文化系列扶贫产品。
公司每卖1元钱,就向镇文化服务中心支付2分钱知识产权使用费;每赚1元钱,就有0.65元属于集体经济收入。
公司成功开发上市“小生有李”脆李果露酒、小福栗、阿福辣椒酱等系列产品,今年已经实行了第一次分红。
“这也是我们开展‘七抓七促’,使原来的空壳村,变成了实心村。”双龙镇镇长陈恢毅说。
所谓“七抓七促”,
就是抓光伏发电促集体经济增量,
抓产业融合促集体经济增收,
抓土地复垦促集体经济增产,
抓财政扶持促集体经济增效,
抓资产盘活促集体经济增色,
抓“腾笼换鸟”促集体经济增值,
抓产权改革促集体经济增强。
陈恢毅介绍,2017年8月,双龙镇被确立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前,20个村是名副其实的集体经济“空壳村”。三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市委宣传帮扶集团鼎力支持下,双龙镇紧紧围绕“1(生态旅游)+2(电商物流、农产品深加工)+3(脆李、柑橘、干果3个万亩)+N(小水果、特色养殖、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发展布局,通过“七抓七促”,从而实现了“空壳村”到“实心村”的嬗变。
像光伏扶贫发电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100万元,先后在10个贫困村建成3000KW分布式光伏电站20个,且全部并网发电,累计收益350多万元。通过“1(贫困村)+1(非贫困村)”带动模式,并按7:3分配,兴凤村分得31万元,三羊村分得9.9万元,且新开发公益性岗位98个,进行资产收益分红90250元。每个贫困户50元。
在以土地复垦促集体经济增产方面,主要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示范为抓手,围绕“1563”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宅基地复垦,盘活“沉睡”闲置房屋。实现了产业扶贫“输血”变“造血”。同时,争取县委组织部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白坪村与实尚笙华专业合作社合股经营“石上生花”生态康养项目,股份占比6%,采取“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由专业合作社直接经营管理,村民提供劳务、出租土地入股,村集体持股保底和分红收益,年收益1.3万元。安坪村建立扶贫车间作为村集体资产出租,由村委会主任邓付辉引进服装和土特产品加工企业入驻,租赁费3万元纳入村集体经济。洞桥村建立村集体组织直接经营的“福兴”扶贫车间,通过“采购+加工+电商”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农副土特产品销售。
为盘活集体资产,
乌龙村将原天麻生产基地改建为服装加工扶贫车间。通过劳务外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2020年9月,又引进重庆市楚乡原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在水田村投入80万元建起了腊肉加工厂扶贫车间,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000多元。他们还采取“腾笼换鸟”的模式。像乌龙村原有650亩集体茶园,因缺乏日常管护资金,茶园处于无人管护状态。
2016年,该村引进蓬辖生猪养殖场,利用养殖场沼气设施构建“猪—沼—茶”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养殖场每年向乌龙村缴纳1万元租金。
2020年9月,乌龙村又引进实尚笙华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一事一议”,决定将茶园承包经营生态康养项目,年租金3万元。乌龙村将“荒园”变成生态康养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同时,该镇以“三变”改革试点为契机,建立健全招商机制,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如白坪村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和农业用途前提下,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入股到实尚笙华专业合作社,采取“保底分红+利益分红”形式,现有股民263人,长期务工30人,带动22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待公司盈利后,将总收益的5%作为集体经济、20%作为农民股份分红,“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有效盘活农民资源、资产、资金,实现了农村变景区、农舍变宾馆、农民变股东的重大突破。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王忠虎 龚傲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023-57733011
电子邮件
273445007@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