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13829|回复: 0

巫山这五年:全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铺好百姓幸福“健康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6 17: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回眸“十三五”时期,我县全力推进“健康巫山”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措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逐步优化,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加大投入 改善就医环境
走进官渡镇中心卫生院,新建的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宽敞明亮,内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等门诊科室,近几年不断添加的新诊疗设备,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1.jpg
“现在我们看病不需要进城了,到这里特别方便,医生都特别负责,服务态度又好。”躺在病床上的张祖申说。

三年前,76岁的水平村村民张祖申就时常间断性头晕,去卫生院检查,由于当时条件不具备,医院建议他去县城医院做具体检查,可是当时张祖申觉得麻烦,就想着吃点药,拖一拖,说不定就好了。直到最近,张祖申时常感到头晕不适、视物旋转,并突然昏倒,被家人发现后再次送到卫生院检查。

2.jpg

经过几年的发展,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改善,通过检查,医生告诉他得的是短暂性脑缺血,需要吃药加中医理疗就可缓解病症,并且这类的病现在不用在去县城医院,乡镇卫生院就可以治疗,于是张祖申就在当地卫生院接受了治疗。

谈到官渡镇中心卫生院的变化,院长张宇林颇为感慨:“这几年,医院的变化很大,从设备方面,增加了CT、胃镜,彩超等先进仪器;从业务方面看,就诊人次与2015年相比,翻了5倍多。”

3.jpg

“十三五”期间,我县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医疗设施设备不断提档升级。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由规划初的1779张增加到2716张;新进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6名,引进研究生16名;建成26个基层中医馆、5个精品中医馆,共开展中医适宜技术35项,自主研发开展中药外敷、中药封包、中药枕、中药养生茶等中医外治技术15项。

县卫生健康委多方筹措资金1.78亿元,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购置64排以上CT、1.5T磁共振、DSA及其他高档医疗设备568台件。为乡镇(中心)卫生院梯次配置数字化X线摄像系统、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高清电子胃镜、腹腔镜及其他中高档等医疗设备102台件。投资575万元更新配置120急救车23辆。投资210万元,为全县326个村卫生室填平补齐基本医疗设备。

4.jpg

精准施测 夯实健康扶贫
“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我可能以后都不能下地走路了。”正在县人民医院外科住院的患者谢邦辉说。

记者了解到,谢邦辉常年因双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双膝重度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可是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费用高达几万元,是谢邦辉一家不能承受的。因谢邦辉是骡坪镇新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精准医疗扶贫政策,所以在入院时没有交一分钱,医院为他进行了膝关节置换术。截至目前,谢邦辉医疗产生费用30729元,报销金额25705元。

5.jpg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全面实施医疗“五重保障”“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三个一批”行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举措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和高昂治疗费用的负担,实现了脱贫。截至2020年10月底,累计救助贫困患者10.09万人次,县域内就诊率98.43%,慢病特病门诊自付比例13.43%,住院自付比例9.76%。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3种,救治率达100%。成立137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服务建卡贫困户5.83万人,实现在家且有签约意愿的建卡贫困户签约服务全覆盖。全县因病致贫的7391户25303人已全部脱贫。

6.jpg

“十三五”期间,我县全力推进健康巫山建设,建成医联体55个,县域医共体“三通”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城乡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时,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贫困患者慢病、重特大疾病门诊自付比例控制在20%以内,住院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得到了贫困患者的一致好评。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罗彬 曾露 报道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