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个山村,就是一个变迁故事。巫山县融媒体中心将在大型系列报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栏目中,推出《山村脱贫记》,以记者走基层的方式,讲述贫困山村的脱贫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龙溪镇,喜看三湾村脱贫攻坚新成就,感受乡村发展新变化。
三湾村,一个位于龙溪镇的偏远山村,为我县脱贫攻坚定点攻坚村。曾经的三湾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经过脱贫攻坚的大力实施,如今的三湾村,通村道路宽敞平坦、山村民居干净漂亮、产业发展丰富多样……一幅宜居富足的美丽画卷在三湾村这片热土徐徐展开。
近日,记者走进三湾村,看见宽阔的水泥路在村里回转蜿蜒,围绕着公路两边,村民的住宅宽敞明亮,村容村貌也格外整洁漂亮。
三湾村村民张青平原来居住的楼房修建于30年前,由于使用的是石头和稀泥修建而成,加之常年失修,墙体裂缝严重,被评为B级危房。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补助规定,他家享受了补助政策,自己筹措了部分资金,翻修了房屋。对张青平一家人来说,自从今年搬回了翻修完毕亮堂宽敞的楼房,就再也不用担心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事了。尽管张青平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但看到外面来人就十分激动地拉着对方的手,一直重复着“谢谢,谢谢”。
除了人居环境的大力改善,村民的安全饮水也有了保障。在三湾村三社,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水龙头,一拧开,哗哗的自来水奔涌而出。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三湾村新建了三口饮水池,使得该村水源充足,即使是枯水期,村民用水也能得到保障。村民们纷纷在厨房和厕所安装了水龙头,煮饭、洗衣、洗澡跟城里人一样方便。
三湾村村民龚道龙告诉记者,原来我们一到枯水期就只能挑水吃,现在水池建好后,水家家户户都通了,方便多了。
房子整洁了,饮用水充足了,如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村支两委迫切想解决的问题。三湾村历来就有种植小水果的历史,但是多年来的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交通落后制约了该村水果产业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说干就干!通村道路硬化如火如荼开展,一条条机耕道在田间地头铺设。随着道路的新修和完善,村民彻底告别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历史,到场镇一趟从以前的近一个小时缩短到十多分钟。机耕道也成了村民农忙时的主动脉,更促进了当地柑橘产业的蓬勃发展,柑橘成熟时,便有商贩上门收购。当地党委政府看到了发展机遇,便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椪柑和脆李产业。如今,全村种植有柑橘210亩、脆李450亩,形成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增收”的产业格局。
三湾村村民谭全顺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他家种植了4亩柑橘,以往公路不方便,成熟的柑橘没有销路,全都是自给自足,或是赠送亲朋好友。现在,修建了水泥路,水果、蔬菜都有人上门收购。
“群众盼的就是干部干的。”自脱贫攻坚以来,三湾村着力于解决百姓的“两不愁三保障”,全村修缮加固危旧房82户,修建人蓄饮水池3口,硬化道路12.69公里,新修产业路4.5公里,新修文体广场896平方米,安装路灯155盏,还安装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和健身器材等。一份份成绩单的背后,凝聚着党员干部群众不懈奋斗、苦干实干的心血与汗水。
三湾村党支部书记陆作宝表示,现在三湾村道路硬化已达到“社社通”;户户通自来水;全村危旧房改造做到应改尽改。下一步,该村将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三湾村越变越好,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裕。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向海燕 陈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