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在这金色的丰收季节, 第36个教师节伴随着菊花的缕缕芬芳如期而至。 为切实做好本次教师节庆祝活动, 我县将通过表扬一批优秀、慰问一批教师、 宣传一批典型等举措, 从而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守教育报国初心、 共担筑梦育人使命,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从本期开始, 巫山县融媒体中心将运用各种媒体陆续推出 部分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事迹。 今天推出2020年县优秀教师向应春、易国清。
向应春
观澜东坪希望小学教导主任向应春,执教22年来,一路摸爬滚打,历经风风雨雨,始终把满腔热情献给她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视学校为第二个家,视学生为儿女,让孩子们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向应春说。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学校在开展学雷锋清洁社区实践活动中,当时学生觉得脏,迟迟不肯动手。向应春老师看在眼里,她默默地拿着钳子就开始夹各类垃圾。同学们看到向老师开始行动,也纷纷动起来。在学生午餐时,要求排队有序就餐,她自己也身先士卒,主动排队。没有一句教导,所有学生没有一个拥挤……这些日常小事验证了“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真理。
只有爱岗,才能敬业
每当走进校园,站上讲台,向应春就感觉到这方土地的神圣。只有爱生,才能亲师。向应春班上有一位学生,母亲早逝,父亲极不负责,经常在外打牌赌博,对孩子不闻不问,使这位孩子心理受到严重创伤,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和别人说话声音就颤抖,好哭。向应春发现这种情况后,便亲切地与她拉家常,还给她买新衣服、文具等,使这位学生感受到深深的母爱。渐渐地,学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一次向应春生病了,这个孩子还主动去问候给她倒热水。这让向应春很受感动。
努力学习,不但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向应春将学习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除了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外,还积极自学,参加网络研修,争取各类学习机会,先后参加了广州教导主任培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重庆市计算机骨干教师培训、各类教材教法培训等。经过几年的积累,向应春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业务能力逐步提高。她执教的语文学科各类测评合格率均达到100%,优生率达95%以上,所教学生综合素养高,在征文、朗诵、演讲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且撰写的论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让书法课从沉睡中苏醒》《多媒体让课堂灵动》分别获市级一、二等奖,征文《那花开在最安静的地方》获县级一等奖,微课制作、小课题研究均多次获县等级奖。先后被县教委评为“工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
易国清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巫峡初级中学教师易国清,在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坚持“先听后教、先学后教、先研后教”的理念实施教学,因势利导,取得很好效果。
先听后教:蓄势破茧化蝶
先听后教,是易国清老师快速成长的第一步。我们都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但很少有人像她这样一坚持就是二十年。她从河梁初中担任物理教师开始,就把自己的教学进度放慢一个章节,先听学校同科老师的课,再把从听别人上课中学来的优点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最后才给学生上课。考调到巫峡中学后,她甚至请求教导处把自己的上课时间与优秀老师的课时错开,以方便听他们的课。就这样,她从学习模仿到融会贯通再到自主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敏而好学”“见贤思齐”,必定“格物致知”,她相继4次获得县“优秀教师”称号。
先学后教:追求寓教于乐
先学后教,是易国清老师快速成长的第二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深谙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积极学习、高效学习。易国清老师为让自己的教学达到有趣高效的课堂效果,她不断向书本吸取营养。《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等刊物期期必学,《初中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物理教材教法》《中学物理趣味教学研究》《趣味物理学》等专著成了她的案头必备,彭梦华等初中物理教学名师的讲座、物理教学大赛的课堂实录都是她反复聆听仔细揣摩的重要参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学习、实践、探索,矢志不移、循环往复,她的课堂发生了质的飞跃。她带着灵动、有趣、高效、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获县级赛课第一名、市级赛课二等奖。
先研后教:不断自我突破
先研后教,是易国清老师快速成长的第三步。在不断学习、积累、探索、实践中,易国清老师从静态接纳的学习实践者,成为了巫峡初级中学物理教学的能手、榜样、研究者。易国清老师认为,教学就是研究,研究才有突破。2015年《初中物理课堂引入的探究》获县级二等奖,2017年主研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获县级三等奖,2017年课件、教学设计《密度》均获市级一等奖,2018年教学设计《杠杆》获市级一等奖,2019年微课《光的折射》获市级二等奖,2019年制作的教具《电磁感应》获市级特等奖。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教育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易国清老师说。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