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12913|回复: 0

骡坪仙峰村:产业平台成为脱贫致富“聚宝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4 16: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脆李落果后,要及时进行秋冬管护,确保来年丰收。”9月2日,在骡坪镇仙峰村,县供销社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石钦叫上该村脆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种植大户来到一片脆李树下,现场指导脆李管护技术。

6a47ac71e6eb48b899e1c15194cdf79a.JPG

“如果不是县供销社帮扶建起脆李产业园,我们村的脱贫步伐肯定没有这么快。”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相明说。

仙峰村有350户1180人,其中贫困户79户。全村拥有耕地3500亩,退耕地1100亩,林地17174亩,村内水资源匮乏,交通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2015年,县供销社派出的驻村工作队到来时,村民们一无产业、二无经济收入的现状让他们吃惊。

通过对全村资源、地理环境等调研考察,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确定了在全村海拔800以下发展脆李产业的思路。从2015年开始到2017年,县供销社共扶持资金50多万元,帮助村民发展了700亩脆李,建起产业增收的发展平台。此外,还帮助组织了60多吨肥料,邀请技术专家现场培训6次,全村800余人次通过培训掌握了脆李种植技术。

为确保脆李产业真正成为村民的增收产业,县供销社还结合“三社融合”和农村“三变改革”政策,成立了脆李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130户村民入社,其中贫困户40户。脆李进入盛产期后,每年可产15万斤,产值达到7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产业,就可以让全村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

仙峰村2组的饶友松,是因学因病致贫的建卡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吸收他入社后,帮助他种植了8亩脆李。同时,还长期安排他在脆李园务工,年收入超过10000元,当年就让他顺利脱贫了。如今,全村因脆李产业而脱贫的有40多户,以脆李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有200多户。

“目前,我们又争取了50万元,正在帮助仙峰村修建一个冷藏库,解决脆李储藏的问题。”石钦告诉记者,县供销社在巩固该村产业发展的前提下,还凭借供销系统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为脆李销售牵线搭桥,彻底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产业平台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聚宝台”。

来源:巫山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先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