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14624|回复: 0

庙宇镇:坚持“六个精准”,百姓生活品质大提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9 17: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农村的变化堪称是日新月异。日前,记者一行走进江南庙宇镇采访,镇组织委员把我们带到了杨柳村2社吴名德家。


微信图片_20200819172715.jpg

晨曦下的稻田


我们乘坐的小轿车直接开到了吴名德的院坝里。院坝边上,两棵梨子树挂满了果子。“这两棵树结的梨子味道很好。我们每年还要卖几个钱呢。”吴名德的妻子张家秀说。都已是年过古稀的吴名德、张家秀俩老人,说起现在的小日子,脸上乐开了花。


微信图片_20200819172718.jpg

俯瞰水磨村景


“还是党的政策好呀。做梦都没想到,我们竟还能过上这么幸福的日子,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楼房。”吴名德无比感慨地指着他的房屋说。


据了解,吴名德原居住的房子是五十年前修建的土坯房子。由于年久失修,破损相当严重。“渣口裂缝拃巴长。”张家秀用手比划着,并且墙也是东倒西歪。“特别是逢下雨天更是恼火,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没下了,屋里还在下。住在里面都是提心吊胆的。”张家秀这样描述。经鉴定,他的房子属于D级危房。


为了让老百姓住上安全住房,2018年,庙宇镇开始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吴名德的房屋被列入其中。“因他家房屋实在是太烂了,只能推倒重修。”杨柳村支部书记陈宏维说。他家祖孙三代共六口人,按照相关政策,可享受政府补贴5万余元。5万元也能建一幢新房子了,值得,建!


微信图片_20200819172720.jpg

吴名德的新房子


于是,他们推倒了旧房,建起了两楼一底的砖房。新房建起后,在外打工的儿子又拿出积蓄,对外墙贴了瓷砖,室内还做了花窗,卧室做了圆形拱门,厨房完全按城里的标准做的灶台灶具等。“现在屋修建好了,硬化路也通到了院坝,自来水进了水缸。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了。”面对记者的镜头,吴名德如此赞道。


在解决老百姓安全住房方面,庙宇镇除了重建、改建、风貌提升外,还实施集中安置的方式,以提升广大村民的生活品质。


家住杨柳1社的田延学、黄春燕夫妇,为改善生活条件,就在杨柳集中安置点买了新房,并且花10多万元进行了高档装修,简直完全可与城里住房媲美。


微信图片_20200819172723.jpg

黄春燕在新房内引导孩子写作业。


危房改造全覆盖,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地灾点房屋搬迁和宅基地复垦等政策,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成集中安置点1个,微型集中安置点9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06户2719人,实施C级危房改造836户3118人,其中贫困户404户1719人,实施D级危房改造478户1233人。实现“应搬尽搬、应改则改”,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庙宇镇发生的变化,这都是该镇在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六个精准”所取得的结果。即坚持扶贫对象精准、坚持项目安排精准、坚持资金使用精准、坚持措施到户精准、坚持干部选派精准、坚持脱贫成效精准。


微信图片_20200819172726.jpg

位于杨柳村的庙宇生态安置小区


至2014年底,庙宇镇有农业户籍人口43491人,识别贫困村6个,贫困户1791户5539人,贫困发生率12.74%。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他们坚持用“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的尺子,对全镇农村人口进行全面“筛查”,重点关注“三最”(最偏远的地方、最窎远的住户、最贫困的群众)“五类”(低保、残疾、五保、孤儿、就地农转非)人员,凡是不达标的全部纳入建卡贫困管理。严格按程序进行评选和退出。运用大数据,组织与扶贫开发系统相关部门,对人员基本信息和住房、学籍、社保等信息开展精准比对。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现在,该镇贫困发生率降至0.11%。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六个聚焦’和‘八个深度’,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稳定脱贫,着眼逐步致富,决胜全面小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结束采访时,该镇党委书记龚超表示。


来源:巫山发布



(记者 王忠虎 罗彬)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