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抱龙镇紫鹅村村民周匡地紧紧依靠扶贫政策和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逐步完善养殖体系,扩大养殖规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近日,记者走进周匡地的养殖场,一排排标准化圈舍干净整洁,养殖户周匡地正在给一头头品质优良的基础母猪投食。周匡地是抱龙镇紫鹅村村民,2014年,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他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户。最初,在政府帮扶及自己努力的情况下,他开始养殖山羊,后来,他看准了市场前景较好的基础母牛、母猪养殖,在镇、村两级及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又转型开始养殖猪和牛。 
周匡地以往靠打零工维持生活。2013年,因家中老人、孩子无人照顾,便回到家中务农。种植传统的“三大坨”,收入十分有限,一年到头入不敷出,家庭条件十分拮据。 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何岸了解到周匡地的困境后,便和周匡地一起**发展养殖产业来稳定增收。在驻村工作队和政府的的帮扶下,周匡地申请了一笔小额贷款,并向亲戚朋友筹措部分资金,买入了三十几只山羊,开始发展养殖业。2017年,为了增加收益,周匡地开始转型养殖牛和猪。目前,周匡地共我养殖了26头牛,50头母猪。 
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销售难题打击了周匡地的信心,为打消周匡地的顾虑,增强他脱贫致富的信心,帮扶干部何岸积极寻找人脉,广泛利用媒介资源倾力帮他寻找销路, 周匡地的销售状况逐步好转。 何岸告诉记者,作为帮扶干部,要让国家的普惠政策落地,让贫困户在政策方面应享尽享。在产业发展之后,销售渠道上充分发挥我们帮扶单位的作用,充分地利用各种媒介资源来助销,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在激发内心动力方面,充分鼓励的帮扶对象,自己掌握技术,为产业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周匡地还不忘帮助村上的其他贫困户。近年来,周匡地共带动紫鹅村五户村民发家致富(其中贫困户三户),他免费为村民们教授养殖技术,带领村民一起发展养殖产业。紫鹅村四组的建档立卡户许祖坤一家就是受益人之一。 
许祖坤于2015年在周匡地带动下,买了40山羊,山羊出栏后收益很客观,便决定扩大养殖规模,目前,李祖坤家共养殖了山羊130只,每年可以收入四五万元钱。 随着2018年脱贫以后,周匡地发展养殖业的信心更加充足,现在他正在计划着再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学习养殖技术,建成规范化养殖场,带领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 (来源:巫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