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7日17时02分讯(通讯员 陈达平 刘朝明)如果,把扶贫重任看作是一只千钧之重的“大球”,那么,用什么杠杆才能撬动它?山东烟台,重庆巫山,相隔千里的两座城市,因东西扶贫协作而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也让挂职干部申俊立“矢志扶贫,久久为功”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2018年7月被组织选派到巫山时算起,申俊立的“巫山人”时间刚刚超过两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助力巫山建成全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还让闲置期每年超过大半年的烤烟育苗专用大棚“变废为宝”,用产业扶贫这个杠杆,成功撬动了扶贫的“大球”。
巧借科技力量 巫山农业产业创新不断
申俊立到巫山后,把东西部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课题,大胆探索。他经过调研发现,巫山海拔800-1000米左右的气候条件跟烟台基本相似,具备引进烟台优质高效农作物品种在巫山培育新兴富民产业的基础。
为此,申俊立多次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和烟台市农科院专家及有关企业来巫山考察,并在2019年年初确定以巫山县金坪乡为核心区打造烟台(巫山)现代农业产业园。
同时,产业园还辐射周围乡镇,引进烟台秋月梨、大樱桃、甜柿等优良果树品种9个,采用节约灌溉、绿色防控、网架栽培等先进技术,借鉴烟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组织金坪乡各村农户成立合作社,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已完成1900亩的秋月梨、200亩大樱桃、700甜柿示范基地的建设,还在铜鼓镇龙湾村建设烟台大樱桃基地100亩,在抱龙镇马坪村建设甜柿基地200亩。
为确保种的下、管得好,申俊立在定干、修剪等关键季节山东专家来基地亲自指导示范,积极协调烟台果品龙头企业与基地建立产销关系,与果农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打通市场销售渠道。
在农业园的建立上,他“变废为宝”,利用巫山有很多烤烟大棚育苗期短的实际,2019年在烤烟大棚育苗空档期改建现代设施蔬菜示范大棚2个,从烟台引进17个黄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取得成功,短短半年时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以上。闲置近10年的大棚,每天产生的收益达2000元以上,成为重庆市重点支持的鲁渝协作4个农业产业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