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8691|回复: 0

自淘井和女儿嵌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9 16: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水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人们离不开水井,对水井的清洁十分重视,每年要进行清淤,清洗井壁、井口,清理井的周围,保持洁净,这些行为称为淘井。有山歌唱道:

锣要打来鼓要敲,
人要从师井要淘。
井淘三遍出好水,
人从三师样样高。

从歌中得知,水井不仅要淘,而且还要淘洗多遍,水质才好。但在巫山县竹贤乡阮村,就有一口井,不需要淘洗,井水在任何时候都清澈明亮,井壁也干净卫生,当地人称为自淘井。

自淘井的历史很久远了,光绪《巫山县志》记载道:


自淘井,县北一百四十里。清水一潭,四山倒影,毫发可鉴。东首一山,尊严如佛,群山作罗拜状。每春水泛涨,沙泥并入,井不盈,亦不甚泄,可供吸饮。
可见,自淘井是一口神井。

相传,这口神井是地下龙宫与地面的通道,井中的泉水就是通过这个通道涌出来的,称为龙泉。每当地面的淤沙、杂物涌入井中时,地下通道便打开,将其沉入龙宫里的沉沙池中,每当有脏物污染井水或井壁时,龙泉就翻起波浪,涤荡井壁,将其清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将污染物沉入沉沙池中,因而,在任何时候,人们见到这口井,都是干干净净的,不需要人工淘洗,人们就将其称为自淘井。

后来,这自淘井成了水母娘娘的思过之地。

水母娘娘水满泗州后,使泗州变得白茫茫一片,卷起滔天狂澜,数十万生灵葬身水底,惹怒了张果老,张果老用法绳锁住她,将她打入神井中,这口神井就是自淘井。

五百年后,水母娘娘的女儿在水母洞中修炼成仙,开始出洞寻找母亲,她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骑驴云游的张果老,张果老告诉她,水母被锁在自淘井内。水母女儿在东海龙宫查得自淘井的位置后,返回水母洞,告别洞内的姐妹,出得洞来,从江苏泗州取道长江,逆江而上,来到巫山,再沿着大宁河、马渡河,寻到后溪河,在后溪河的一个悬崖峭壁上的山洞内住了下来,为营救水母娘娘做准备。

1.jpg

水母女儿在岩洞里理了一下思路,她认为要解救娘娘,就要禀告玉皇大帝,请求玉皇大帝发落,自己直接去见娘娘,只能是看一眼,起不到解救的作用。

主意打定后,水母女儿出了洞穴,顺着岩壁飞升,飞离了岩壁,一直向天庭飞升。在岩上割草的放牛娃,目睹了这个过程,只惊得目瞪口呆,也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很久才醒过神来,不知道是什么妖精从洞中出来了。这事被放牛娃在人间广为传播,人们纷纷猜测这洞内住着什么样的妖精。

水母女儿来到天庭,面见玉皇大帝,陈述了水母所犯罪行,认为母亲已经在井底锁了五百年,其罪行已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恳请玉皇大帝解除刑罚,赐予她神位。
玉皇大帝认为水母女儿请求有理,准予解除水母的刑罚,命张果老解开法绳,还其自由之身。又查得人间水井还没有神仙管理,便赐予水母娘娘井神之位,永保人间饮水安全。

母女俩终于在井下相见了,不胜欢喜。女儿要将母亲接回水母洞去,水母已经习惯了自淘井下的龙宫生活,就不想再离开,定居在自淘井内。水母女儿招来其他姊妹在这里与母亲相见,然后一同居住在岩洞内。

张果老依然骑驴在人间行走,他来到自淘井所在地,听到人们对岩洞内的妖精一事议论纷纷,便据实相告,里面住着井神的女儿们。那时候悬崖上的洞穴不称为岩洞,称为嵌,有一个秀才听后,出口就说:“原来这里是女儿嵌。”所以,女儿嵌的名称就这样传下来了。

每隔一段时间,井神就要升出自淘井来,与女儿嵌里的女儿在陆地上相聚,众女儿就围在母亲的周围朝拜,久而久之,她们所蹲之地,积土成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山头,呈现了县志所载的“罗拜”。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吴剑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