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7847|回复: 0

平河乡杨亨德:一业带多业,走向致富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7 09: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家有良田万亩,不如薄技在身。
平河乡天坪村贫困户杨亨德
通过钻研烤酒技术、种植脆李、喂养生猪,
脚踏实地、披荆斩棘,
一步一步奔向小康之路。

孟夏时节,万物竞秀。在平河乡天坪村脆李基地,郁郁葱葱的果园里,一棵棵李树的枝头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青色的果实,长势喜人。村民杨享德顶着烈日,忙着给李树修枝打理。将徒长枝剪掉,让果子吸收更多的营养,这样有利于果型饱满、口感甜脆,能够卖上好价钱。

1.jpg

今年51岁的杨亨德是平河乡天坪村二社的村民,他的妻子黄全珍患病二三十年,一直被风湿、颈椎病等病痛困扰着。为了给妻子治病,杨亨德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后来孩子举债上学,这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平河乡在进行贫困户走访摸排时,得知杨亨德一家人的生活情况,于2013年把他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要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就要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来源做支撑。帮扶责任人在与杨亨德共同寻找扶贫产业时了解到,他有烤酒技术基础,但没有经济能力自建酒坊。于是帮助杨亨德先后贷款5万元,在自家屋前建起了烤酒坊。

2.jpg

烤酒让杨亨德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原来的技术有些过时,烤出来的酒质量差,销售困难。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本。妻子的药费、孩子的学费加上贷款和其它债务,让杨亨德不得不咬紧牙关。他一边苦心查找自己失败的原因,一边向烤酒的老师傅请教。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亨德的刻苦专研下,他烤出来的玉米酒,不仅出酒率高,而且口感绵甜醇香,深受市场欢迎,收入也增多了。

3.jpg

“一作酒需要500斤玉米,能出200斤酒,要卖1000多元。一个月下来,三个桶能烤九作。毛收入将近八九千元。”杨亨德说。

一业兴,多业旺。尝到甜头的杨亨德,在烤酒的基础上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他养了15头猪,种植了5亩脆李。利用烤酒的酒糟喂猪,猪粪种植脆李,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家庭式的小型生态良性循环产业。

只要有信心,土地变成金。如今,杨亨德沐浴着扶贫政策阳光,经过不懈努力,已经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他们一家已经行进在小康路上,未来的生活就像酒坊前的灯笼一样,红红火火。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向勇 肖乔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