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20日 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一、本地疫情
6月19日0—24时,重庆市本地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报告。
截至6月19日24时,重庆市本地无在院确诊病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70例,累计死亡病例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76例。
二、境外输入疫情
6月19日0—24时,重庆市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报告。
截至6月19日24时,重庆市现有境外输入在院确诊病例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
三、无症状感染者
6月19日0—24时,重庆市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苏丹输入)。
截至6月19日24时,尚有无症状感染者12例,分别为湖北省输入3例(其中渝中区报告1例、渝北区报告1例、荣昌区报告1例),境外输入8例(其中英国1例、苏丹3例、印度4例),本地原有1例(为长寿区1例),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四、密切接触者
截至6月19日24时,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5354人,已解除医学观察25143人,尚有211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美媒:研究显示新冠康复者抗体
或只能维持2到3个月
据美国CNBC新闻18日报道,周四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康复后,体内的病毒抗体可能只能维持两到三个月。
在中国重庆市万州区,研究人员对37名无症状感染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抗体反应与37名有症状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抗体反应更弱。
在八周内,81%的无症状患者抗体减少,而有症状患者当中抗体减少的比例为62%。此外,研究发现,40%无症状患者的抗体水平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而在有症状患者中这一比例为12.9%。
尽管这项研究的规模很小,但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发现可能会促使世界上的一些领导人重新考虑发放所谓的“免疫通行证”。一些国家考虑向体内有新冠病毒抗体的人群发放通行证或无风险证书,在假设他们不会再次被感染的前提下允许旅行或返回工作岗位。
科学家们表示,他们仍在研究该病毒的关键方面,包括一旦人体接触该病毒,免疫系统将如何反应。他们说,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对疫苗的开发有很大的影响,包括疫苗能多快地向公众推广。
科学家们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新冠病毒的抗体是否能够防止再次感染。此外,如果抗体确实能提供保护,科学家仍然不确定免疫能持续多久。
一般来说,帮助身体抵抗感染的抗体是在对入侵的外来颗粒或抗原作出反应时产生的。疫苗的工作原理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这类分子。卫生官员说,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抗体可以确保对该病毒的免疫力。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博士本月早些时候说,如果新冠病毒表现像其他冠状病毒一样,疫苗可能无法提供长期免疫。他在6月2日接受《美国医学会杂志》编辑霍华德·鲍希纳采访时表示:“纵观冠状病毒的历史,文献报告显示,常见的冠状病毒抗体的免疫持久性通常从三到六个月不等,一般都不到一年。”
9天破200!北京又增22例
6月20日,北京市卫健委通报,6月19日0时至24时,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2例、疑似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截至6月19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625例,累计出院411例,在院205例,累计死亡9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7例。
6月19日0时至24时,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6月19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74例,累计出院173例,在院1例。
新增确诊病例中,海淀区1例、丰台区13例、大兴区8例。
张文宏:全球性疫情蔓延至少要到年底和明年上半年
6月20日,张文宏在微博发文称,全球疫情还在不断攀升,10天之后会破1000万。近期全球多国纷纷加大对于新冠药物的研发投入,而加快疫苗产品研发速度也将成为解决这一全球性灾难的关键途径。无论疫苗到来与否,全球性疫情蔓延情况至少要到年底和明年上半年。
对北京疫情的防控,张文宏指出,根据目前的防控力度,一般在疫情高峰到来之时的后2周能够彻底控制疫情。当前在街头出现的民众恐慌性随机检测意义不大,政府引导下的精准检测可以有效管控疫情。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环球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