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10296|回复: 0

花花花花花花花花...巫峡两岸穿上一身“银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1 16: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巫峡两岸李花开

巫峡两岸,香韵悠悠。有着“脆李之乡”之称的重庆市巫山县,25万亩脆李竞相绽放,给田间地头穿上了一身“银装”。

灿烂暖阳下,36岁的巫峡镇柳树村果农严长江正在田间除草。3月,是巫山脆李开花的季节,也是田间管护的重要季节,管护好坏,直接关系到果子的品质和数量。

1.jpg
巫山李花开得正艳。摄影 卢先庆

“朝天的营养枝必须剪掉,施肥用农家肥最好,果子会更加清脆香甜……”说起脆李种植技术,严长江讲得头头是道。

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将严长江困在家里。但他也没有闲着,天天对着手机反复看“春耕课堂”,跟着专家学栽种、剪枝、施肥等管护技术。

脆李花次第绽放,疫情也得到控制,严长江再也闲不住了。他扛起锄头走进果园,把从网上学到技术应用到田地里。

2.jpg
漫山遍野的李花美如春雪。摄影 卢先庆

3年前,严长江还是深圳一家电子厂的货车司机,每个月管吃管住还能挣4000多块钱。但看到村民们都靠脆李发了家,他索性辞职回到村里,做起了“专职果农”。

第一年,他种了30亩地脆李。“当时没有技术,就是把果树种在地里不管了。但果树通人性,你对它咋样,它对你也咋样。”回想当年,严长江尴尬地笑着说:“后来挂果,人家一亩地收入上万块,我一亩地收入只有一千多。”

2018年,严长江开始走亲访友,跟其他果农潜心学技术。修枝、卸花、施肥……严长江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果园里。果然,有付出就有回报:去年,还是那30亩脆李,收入却翻了3倍。

“今年,我的管护技术更好了,把果树照顾得更精细了,收入应该还会翻倍。”严长江自信满满地说,这两年他看到种脆李有前途,又在村里流转了200亩地,很快也要挂果了。

3.jpg
长江边李花探头。摄影 卢先庆

这几年,随着脆李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开花期间前来赏花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去年底,严长江在果园旁建了一座农家乐,本打算今年春天“大干一场”,不料疫情一来,农家乐没能开业。

“疫情确实影响了收入,但留得美景在,还怕没人来?”严长江乐观地说,到了六七月份,脆李成熟的时候,疫情也该结束了,那时游客也会多起来,不愁没**。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巫山县,人多地少,土质贫瘠,大量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脆李产业,25万亩脆李种植遍及全县22个乡镇135个村,涵盖5.2万户村民,其中贫困户达9000多户。去年,仅脆李销售就给当地带来13.34亿元收入。

生活在巫峡边上的群众,终于走出了一条生态脱贫的道路。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向君玲 卢先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