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当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攻坚战打响,在战“疫”一线,数不清的党员干部,共同筑起了抵御病毒的坚实堤坝。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每天奔赴不同“战”场,没日没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舍小家为大家,冲锋一线显担当 “妈妈,你和爸爸好久回来接我和弟弟?”每次面对孩子的询问,她只好忍着眼泪回答:“儿子乖,你和弟弟要听外婆、姨妈的话,等妈妈把新冠病毒怪兽打完了,就和爸爸来接你们……” 挂掉视频,她又投入到紧张的疫情工作中。 她叫邓明华,是培石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他叫侯杰,是高唐街道办事处组织委员。 1月24日,他们带着孩子回丰都陪着老人过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1月25日(正月初一)下午17点30分,邓明华接到单位通知,要做好科室轮流值班值守。 过年是万家团聚时刻,谁不想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因此,安排谁值班都没有安排自己值班合适。于是,邓明华便和丈夫侯杰**:一起回到岗位抗击疫情。 邓明华夫妇将3岁、6岁大的两个孩子留在丰都,由外婆帮忙照看,便连夜驱车返回巫山。 当晚凌晨1点到达巫山后,邓明华整理好自生活用品,稍作休息,第二天一大早便回到培石乡投入抗击疫情一线。侯杰也立即蹲守在高唐街道飞凤社区,统筹做好辖区2200余户居民的巡防联控,防疫宣教、排查随访、登记劝返。 一场“战”役两个“战”场,夫妻并肩作战 巫山是渝东门户,邓明华工作的培石乡紧邻湖北省巴东县,两地群众来往多,可谓门户中的门户。邓明华回到岗位上后,主动请缨并火速赶到湖北交界处,与干部群众一起搭帐篷、设哨卡,严防车辆和人员输入输出。 另一边,侯杰也走街串巷进小区、进楼栋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高唐街道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侯杰既当一线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为更好的做好社区防疫工作,身为组织委员,侯杰带头在高唐街道成立13支疫情临时党支部,组建13个党员先锋队,并设立党员先锋岗、136个劝导站……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忙碌而紧张的工作,夫妻俩只能抽空在视频里互道平安、打气加油。 他说:“夜里温度越来越低,值班时要注意防护和保暖。” 她说:“记得带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 这也是侯杰、邓明华夫妻之间说的最多的话。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疫情复工“两手抓” 眼下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今年又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邓明华对全村农户开展大走访、再动员,并在前期规划基础上,继续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实行挂图作战,力争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眼下春耕备耕开始了,种子和肥料准备好了吗?”这几天,邓明华奔走在田间地头一边检查疫情防控情况,一边了解农户春耕生产情况。 山脚村里蜿蜒的道路两旁,一片片果园正为培石乡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决胜脱贫攻坚增加“元气”…… 随着复工人员逐渐返岗,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疫情防控工作迎来新挑战。 疫情面前没有人情可讲,高唐街道飞凤社区辖区200余户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侯杰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详细了解、协调解决个体户恢复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做好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全面落实消毒、体温检测等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一直到今天,邓明华和侯杰仍奋战在防疫和复工的一线。他们说“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作为共产党员,冲在一线,义不容辞”。 记者手记》》 一对夫妻,两名党员。在关键时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负责,守护一方平安,坚守抗疫一线。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邓明华和侯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党旗在社区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也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像他们夫妇这样的群体,在基层一线默默付出,才筑就了抗“疫”的坚强防线。 (记者:向君玲)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