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市上下顽强奋战、艰苦努力,重庆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到底进行的如何?一起通过下面一组报道了解一下吧。
全市6500家规模以上企业复工 开工率达到99.8%
记者3月10日从市经信委获悉,截至3月9日,全市累计实现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持续生产)达到6500家,开工率99.8%,员工返岗合计131.9万人,返岗率93%。
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用电量和用工量是衡量工业企业运行状况的直接指标,截至3月8日,全市工业用电总量达到8765.8万千瓦时,用电恢复率82.6%;在新招录员工方面,包括惠普、广达等“6+2”重点电子企业累计招工完成4.4万人,超额完成前期招工需求。
在已经复工的企业中,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开工率均在96%以上,特别是汽车、电子已基本实现全面开工复产。在100家龙头骨干企业及600家配套企业中,龙头企业已全部复产,合计返岗人数19.5万,返岗率93.5%;600家配套企业开工率为99.5%、返岗率89.5%。此外,459家专精特新企业已开工447家,开工率97.4%,合计返岗人数6.6万人。
重庆逾九成重点外贸企业复工
记者3月10日从市商务委获悉,截至3月4日,全市出口千万元以上的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已达90.2%。
据悉,为帮助外贸企业加快复工复产,重庆一方面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另一方面,针对外贸企业复工复产需物流先行的特点,下发专项指导意见,打通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的物流瓶颈,推动外贸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针对重点外贸企业,重庆还建立了市级部门、区县政府、开放平台“一对一”帮扶机制,落实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点对点”服务等,确保企业第一时间复工,尽快释放产能。目前,我市重点园区和重点加工贸易企业已全部复工,累计为重点电子企业送工约2.6万人。
此外,重庆还加强商务、海关、口岸物流、外管及税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全面推行“零接触、不见面”服务,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同时,及时摸排处置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减轻企业经营风险和经济损失。
来源:重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