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一线,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全院党员干部职工要积极行动起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党员突击队,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力配合各项防控工作!”疫情当前,巫山县中医院党总支及时发出倡议,组织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冲锋在前,带头坚守岗位,全力以赴打好防控攻坚战。连日来,在巫山县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一线,上演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他们都有着同一个身份——“共产党员”。
1、率先垂范,坚守“抗疫”一线
“在前线奋战的战友们,你们为大家做出了表率,你们不愧是中医院的一份子!”1月23日,县中医院成立抗疫应急志愿者小分队,全院医务人员纷纷报名前往高速路入口,负责为来往车辆及人员登记、检测体温。晚上九点,第一支医疗队伍到达高速路口,其中,就有党总支部书记陈泽权。陈泽权同志是一名有着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经打响,他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任务,精心组织,精密部署,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当第一支志愿队伍准备就绪时,他不顾连日工作的疲惫,要大家一起来到前线。
这天晚上,适逢大雨,尽管全身都已淋湿,但忙着工作的志愿者们仿佛浑然不觉。看着一张张青涩稚嫩却又十分坚毅的脸庞,陈泽权的双眼不禁泛起了泪光。我们请他到旁边的帐蓬里避一避雨,他连连摇头:“我要和大家并肩战斗在一起。”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陈泽权同志带领县中医院班子成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的重要指示,坚守抗疫一线,无论是在各临时检测站点、发热门诊还是培训现场,他始终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为全院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关键时刻,以陈泽权同志为代表的中医院人,共同挺起“中国脊梁”,用行动点燃胜利的希望,因为有了他们,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2、使命在肩,冲锋在前
当千家万户都沉浸在团团圆圆的的节日氛围时,一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通知传到了巫山县中医院院长李巍手上。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的召开,疫情防控任务迫在眉睫。李巍同志抢先一步到达工作岗位,快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全院各科室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李巍同志的带动下,全院党员和干部职工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主动请战,放弃春节假期和家人团聚的机会,陆续从各地快速向工作岗位汇合,站好岗、担好责、带好头,打响疫情防控战“疫”第一枪。
这天早上8点,李巍院长一如既往地戴好防护口罩,和班子成员一起来到发热门诊巡视,仔细询问每一位病人的情况。9点,他又独自驱车来到龙门桥检测点。原本安静的路口,渐渐挤满了从各个乡镇出来的车辆,站点负责人涂洪军和同事们一边忙着引导车主按顺序停车,一边有条不紊地登记,为每一位乘客测量体温。“李院长,您来看我们啦!”一位医务人员发现了站在一边的李巍,惊喜地叫起来。他微笑着点点头,一如既往地少言寡语:“大家辛苦了,多亏有你们在这里。”没过几分钟,又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李院长,内科有一名病人情况不太好,请您来看看。”接到电话的他又匆忙向医院赶去。
工作之余,李巍最想念的就是他的家人。从疫情防控战开始到现在,他的妻子和女儿每天翘首以盼等待他回家,却又屡屡失望。“大家都牵挂着家里,我也想家人,也想回家看看她们。但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该坚守一线,不能退缩。”刚刚说完这句话的他,又匆匆地赶去了预检分诊处……
3、奋战抗“疫”一线,诠释责任担当
70后的副院长赵长城也是一名老党员。工作中,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生活中,他更是关心爱护全院职工。“没事,别着急,有我在!”这是他常对职工说的一句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强化宣传引导,安排相关科室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利用大厅电视屏幕播放疫情防护宣传视频,在院内各处张贴防疫标语,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防疫知识,切实提高职工和群众的防控意识。
前段时间,小部分职工担心疫情严重,萌生了不想上班的想法。赵长城得知后,主动找这些职工一对一做思想工作,疏导职工心理。他说“没事,你们别怕,有我在呢,再大的困难我们一起面对。”受疫情影响,很多餐馆停业,值班人员的一日三餐成了一个难题。赵长城安慰大家:“没事,有我在,我来想办法。”经过多次协调,最后终于让工作人员每天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每天上班只要看见赵院长在,我们就莫名地安心。”职工们都笑着说。
4、不做旁观者,勇当“逆行人”
“亲,请把口罩上方的铁条压紧。”“所有地方都要消毒,记得柜子表面也要擦拭……”“请配合测量体温,谢谢大家……”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副院长陶蓉的“唠叨”便无处不在。疫情当前,她时常跟职工讲,一定要注意防护,保证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她笑着说,你们这些年轻人,不唠叨不行啊,只有大家都安全了,才能救治更多的人。
“这是你们站点的口罩和消毒酒精,一定要按要求使用。”截止目前,巫山县中医院共设置6个临时检测点,每一个站点都能看见陶蓉的身影。陶蓉负责院内物资保障工作,自防控战役打响以来,她每天连轴转,全力保障各种应急物资供应,她深知,防控的重点是让医院和各个站点有足够的防护物资。由于疫情原因,目前防控物资非常紧张,给应急物资采购工作造成极大困难。陶蓉几乎联系遍了各个供应商甚至生产厂家,有时一天接打几十个电话。她说:“一定要保障院内各项工作正常安全运行,无论是工作职责还是党员义务,我们都责无旁贷!”
5、逆行而上,舍小家为大家
“妈妈,今天你又不能回来吗?我想你了。”听着儿子委屈的声音,副院长张帆心中掠过一丝酸楚和愧疚。自1月24日以来,作为分管业务的副院长,张帆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她都穿梭于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和各个医疗检测站点,办公桌上等待她处理的文件少则十余份,多则二三十份。她老公在县卫生监督执法局上班,夫妻俩天天都在工作岗位上忙碌,公婆身体状况也不好,11岁的儿子没有人照顾,每天自己在家上网课,饿了就吃方便面,想起来实在令人辛酸。
前两天,在前往高速检测站点的途中,因连日的劳累,她不慎从摩托车上面摔下来,导致右手舟骨骨折。大家都劝她好好住院休息,但她坚持与大家一起继续战斗。缠着绷带的她继续回到办公室处理工作,“右手不能写字,我就用左手,没有关系。”她这样说道。
“妈妈您累了,让我帮您洗洗脚吧!”这天晚上11点多钟,回到家的她瘫坐在沙发上累得不想走动,懂事的儿子为她打好洗脚水。看着认真帮她洗脚的儿子,张帆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她欣慰,这场疫情,儿子似乎一下子就长大了。
“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肩负着使命和责任。”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张帆这样的逆行者们在风雨中穿行,才让我们坚定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心!
疫情无情人有情。巫山县中医院全体班子成员,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冲锋陷阵,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