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福田镇浑水村。村民们正在村级活动中心领取脆李树苗。趁着天气晴好,大伙儿正抓紧时间移栽脆李树苗。 
这仅仅是我县冬季移栽巫山脆李树苗的一个缩影。虽然已是隆冬时节,但是在两坪、曲尺、官渡、庙宇等乡镇,果农们或忙着移栽脆李树苗,或忙着为脆李施肥、剪枝。 
近年来,我县突出主导产业定位,将“巫山脆李”定位为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地特色效益主导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打造,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春天,李花艳三峡。夏天,脆李满枝头。昔日荒山坡地,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目前,我县一共脆李种植23.5万亩。重庆市将巫山脆李作为主推的三大水果之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巫山脆李在唐宋时期开始种植,距今1000多年历史。经过长期实践,农户掌握了种植脆李的先进技术。”县果业中心负责人刘仁鹏告诉记者,“我县充分结合贫困户生产生活实际,深入开展规划调研,优化区域布局,适宜种植区域贫困户种植脆李实现全覆盖。” “种上脆李树就等于种上了摇钱树!”提起脆李,村民们喜不自胜。 行走在各乡镇田间地头,脆李树横成排、竖成行。据悉,我县将海拔175米—1000米的适宜区域确定为脆李种植区,重点打造沿江沿河示范带和官渡—抱龙—铜鼓、巫峡—两坪、福田—龙溪“一带三片”示范区。 
近年来,福田镇松柏村探索股权化改革。“村民把土地资源作为资产,整合土地2050亩加入村集体组织。”松柏村村支部书记肖裕兰告诉记者,村民按照土地等级以1:1.3或1:1.4作为股份,农民变股民,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统一销售。如今,全村36户121名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0万元。 目前——巫山脆李种植遍及22个乡镇135个村,其中贫困村达88个,贫困户种植29549亩,形成了县级有万亩示范园、乡镇有千亩示范片、村社有百亩精品园的规模效益。全部进入丰产期后,预计年产脆李将达30万吨,可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三分种,七分管。我县还采取“新型经营主体 农户 基地”方式,购买专业社会服务集中开展整形修剪等关键技术管护;建立县级专家团队、乡镇技术骨干、村级技术队伍、种植能手和果农“五层”技术服务体系,确保脆李管护实现标准化。 “我县位于神奇的北纬30°附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非常适合种植脆李。”刘仁鹏告诉记者,我县具备巫山脆李生长所需的光、温、水、肥、气等基础条件,造就了巫山脆李优异的品质。2018年,我县被评为巫山脆李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巫山脆李名扬天下。2015年,巫山脆李成功认定“国家地理注册商标”,先后被评为“中华名果”“全国优质李金奖”“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和重庆市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巫山县先后荣获“中国脆李之乡”“全国优质李生产基地县”。 
刘仁鹏介绍,巫山脆李果肉浅黄色,肉质致密,纤维少,汁多味香,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各种维生素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抗氧化剂含量高,有养颜美容、润滑肌肤的功效,是“可以吃的化妆品”。 巫山脆李有质、有量,经过多年市场检验,已成为重庆乃至全国的水果品牌之一。为持续巩固品牌,我县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统一果园建设标准、果树管护标准和果品质量标准,建立脆李种植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体系,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防控。 
“县里成立了脆李品牌保护工作组,定期开展打假行动,严禁外地脆李流入,严禁本地果农未熟摘卖、以假冒充等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品牌形象。”刘仁鹏介绍到。 不仅如此,在品牌塑造、视觉画面、包装等方面,一直在进行全面升级,继而覆盖巫溪、奉节、云阳、开州、万州,全面助推脆李产业向品牌集群化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巫山脆李标化生产、三品一标认证,引进专业机构策划品牌推广与保护。”刘仁鹏表示,还将通过广告、促销等手段,提高大众及市场对品牌的认知度,将“巫山脆李”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种好是前提,管好是关键,卖好是目的,加工好是防风险,实现效益好是目标。”刘仁鹏表示,围绕长远发展,我县不断健全巫山脆李“产业链”。 围绕农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我县全力打造“江南百里李花长廊”和“江北千顷李庄”两个大型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我县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李乡·三峡花海”李花节,累计吸引游客200万余人次,发展乡村旅游2000余家,带动贫困户创业和就业2万余人,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8.4亿元。 
针对鲜销市场吸引力不大的次果,我县着力引进大型食品生产企业推动脆李深加工,让农副产品就地“一产”转“二产”——县饮食文化研究会探索以巫山脆李为原材料,纯收工制作“成话李”供不应求,打造特色旅游伴手礼,深受游客喜爱;与湖北省秭归县屈姑集团、武汉南博集团合作,研发脆李饮品、果酒、李干、果脯,将科研成果转换成商品。 为延长脆李保鲜期,我县还建成库容4.5万立方米、保鲜量3.5万吨的脆李气调保鲜库;先后与京东、顺丰速运、中国邮政等合作建成脆李专业销售体系,助推巫山脆李“快捷便销”…… 目前,巫山脆李已通过各个渠道远销至上海、北京、广州、烟台等15个省市,并实现两天之内将巫山脆李从果树枝头运送到消费者手头。 如今,一颗颗青脆李正带动全县众多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记者 : 向君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