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9022|回复: 0

官渡镇美丽大塘见雏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2 16: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官渡镇大塘村地理优势比较明显,地势宽阔平坦,田园风光优美,春可赏花,夏可摘果,四季可垂钓。今年初,官渡镇党委、脱贫攻坚指挥部把大塘村作为全镇乡村振兴的破题之作,为全镇的农家院落乡村振兴做出了样板示范。

微信图片_20191222164941.jpg

卢先庆 摄

驻村工作队员杨伶娟介绍,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总要求,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理念,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官渡镇已经将大塘打造成了一个以田园景观为特色,采摘、观赏、垂钓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杨伶娟说,整个项目建设资金60万元,通过“一拆二整三提升”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人居环境和乡村旅游环境。其中,一半资金用于10户农家乐的改造提升,即,每户按3万元的标准配置餐饮住宿娱乐所需的物品,不够的由农户自己出资。因此,达到家家户户有消毒碗柜、酒店式住宿用品、WIFE、扫码支付功能等。另一半资金用于整修房屋、铺石板路、打木桩、围栅栏、设置游览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

走进村内,丝毫不见鸡圈、猪圈、柴棚等脏乱差的地方;小段的泥土路铺成了石板路,部分房屋外墙刷新、花卉亮化……让这个小村庄焕然一新。



“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遵循一条硬性规定——‘不改变田园风貌,不破坏河流沟渠,不砍伐成型树木’,除了保护原有的树木,还补栽了一批桃花、银杏等风景树木。”杨伶娟说,在乡风文明、美化庭院、打造产业上,下了不少功夫。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标语,醒目展示在村民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做成了柴框;推行垃圾分类时,用旧竹筐做成垃圾桶,群众一眼就能正确分辨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若细看,会感受到在提升乡风文明方面,采用了不少“**思”增强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内涵。四处走走,随处可见墙壁上有24节气的图片传递出农耕文化,在大鱼塘周边用的是村民家常用的簸箕展示“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以及一些关于乡村田园的诗句挂上墙。

微信图片_20191222164947.jpg 卢先庆 摄美丽庭院是美丽乡村的细胞,针对不同的庭院环境,大塘村因地制宜打造。目前,正在进行旧房整治提升,主要是对周边60户村民住房打造美丽庭院,包括改建厕所、修建花台、翻新外墙等。届时,将种植花期较长、四季得当的乡土植物,用竹子、木条将菜园围成栅栏,种上有经济价值的蔬菜水果,游客来农家乐消费还可以有纯天然蔬菜水果免费赠送回城。石磨、土罐、猪槽、瓦片、竹篓、坛子等具有具郁乡土气息的“老物件”,在改造过程中,工人就地取材,经过简单的装饰后变废为宝,成了庭院布置的绝佳搭配。明年初,还将对全村的花卉种植进行统一规划,做到月月有花、季季有景,步步是景。乡村颜值的提升,为农家乐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从5月1日营业至今,10户农家乐已产生经济效益15万元,直接带动了两个社近20户农户增收,初步形成了农耕文化进院落、进农户、进账户的示范效应。

同时,全村现有脆李1500亩、柑橘500亩,实现了产业调整全覆盖、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下一步,大塘村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修建垂钓中心、田间游览便道、露营基地,增加生态民宿,蔬菜水果采摘园等,丰富休闲娱乐项目;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建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展示厅;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发展特色果蔬产业,以生态采摘吸园引更多游人周末来采摘瓜果、垂钓玩乐、吃农家饭,形成乡村休闲体验地。



(记者 向君玲)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