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8463|回复: 0

黄明:助力巫山小水果做成大产业的女专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3 10: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近年来,
在我县果业战线中涌现出了这样一位巾帼专家,
她参加工作32年来,一直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
先后参与实施果树等科技项目20余个,
全程参与巫山脆李和柑橘产业发展,
她就是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明。

“李子树、落叶果树都是一个通用标准,落叶之后进行修剪,这是冬季管护的一个基本原则。”记者见到黄明时,她正在为果农培训脆李和纽荷尔管护技巧。看着眼前这位谈起果业技术头头是道的女同志,记者不禁感到好奇,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她如此痴迷于果品产业发展。

1.jpg
黄明

1987年,还在原四川省万县农校读书的黄明,走进奉节草堂果园实习,当时巫山的果品产业还处于一个原始状态,而奉节的脐橙已初具名气,看着自己家乡的果品产业和临近的县城有着如此鲜明的对比,黄明从心里感觉到了落差。

黄明告诉记者,在奉节草堂实习期间最深刻的感受是,看见他们生产出来的果子,外形好,又好吃,就想着家乡的状态还是原始的,如果我们也生产出这么好看,这么好吃的果子该有多好呀。

2.jpg

毕业后,黄明被分配到原县果品经济办公室工作,参加工作后的黄明,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培育出属于巫山果农自己的特色果品产业,并将其发展壮大。1994年8月,为尽快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经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提议,国务院批准,从“九五”计划开始实施的“948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简称“948”计划),在原万县地区农业局的支持下,得以在巫山实施,黄明有幸参与其中进行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在进行区域实验的五年时间里,黄明和她的团队一心扑在果品选育上,先后从华中农大引回大量种苗,在曲尺果园场、官渡老屯村和双月村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试验示范,通过多年观测记载,最终确定纽荷尔为巫山柑橘产业发展的主推品种。

3.jpg

据黄明回忆,在进行区域实验的五年时间里,交通条件有限,每次出差都在三五天以上。当时孩子还小,基本就靠着外公外婆或者是爷爷奶奶带着,但是作为一个果业人,看着巫山产业发展的现状,想着自己的责任,觉得这是自己应该担当的,这是职业应该奋斗的目标。

948项目在我县的实施,让巫山柑橘产业发展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纽荷尔等新品种的引进,尤其是在巫山的优良表现,为巫山的果农增收致富,提供了优质的品种保证。

除了引进优质新品种外,黄明和她的团队还长期在田间地头实地走访,与果农沟通交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果品资源,偶然间,他们发现一株李树上的李子特别好吃,认为这应该属于芽变单枝,可以通过品种提纯选优得到适宜本地发展的地方特色优势品种。

通过技术示范、田间鉴定以及品种培育等多种方式,最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品种权益保护的认定,让巫山有了自己独有的地方特色优势品种,就是巫山脆李。
如今,巫山的果品产业已基本成型,形成了低山河谷地带有柑橘,中低山有脆李的产业经济带,黄明个人也先后荣获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2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等多项殊荣。

谈起以后的工作方向,黄明表示,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坚持“壮规模、精管护、产好果、建品牌”的发展思路,以培育各类适度规模种植主体为抓手,助推“脱贫攻坚”和“产业振兴”,让巫山果业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深加工、做活流通、做响品牌。

采访最后,黄明表示,虽然巫山果品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作为果业人,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会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例如,在巫山脆李的新品种的培育、熟期配套以及冷链储运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上,狠下功夫,让巫山果品产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