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学习 本报讯 (记者 黄玉保 文/图)11月12日上午,海拔1000多米的巫山县巫峡镇春泉村透出丝丝寒意。当天,巫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艾雷与同事姜文明一道拿着教案和康复器材来到学生小奎家中时,小奎坐在门前的木椅上面带笑容迎接老师的到来,但他还不能清晰地叫出老师的名字。 今年8岁的男孩小奎因先天性脑瘫,四肢痉挛无法自主站立,无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去年3月,艾雷接到通知,她与同事姜文明负责春泉村重度残疾儿童小奎的送教上门工作。从那时起,两人便开始入户家访,详细了解小奎的各种情况、作息安排、脾气、性格等。 艾雷介绍,根据小奎的情况,她们为小奎“量身定制”了“三步走”送教计划及康复训练方案。 “我们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康复训练结束后,艾雷拿出纸笔,握住小奎的手,一笔一画地写了起来,一遍又一遍,直到小奎能自己写出一个不规则的等式。学习结束后,姜文明与小奎玩起了拼花游戏,尽管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将一朵花拼接完整,可看着自己的“杰作”,小奎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一个月上门送教两次,每次两个课时。一个课时上文化课,一个课时做康复训练。”艾雷告诉记者,一年多时间来,她们已经为小奎上了30多节课,目前小奎的认知水平提高比较明显,能认识自己的名字以及家庭**,能区分空间方位和认识简单的数字,而且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 据了解,为保障残疾儿童的学习权利,从去年开始,巫山县教委共安排200多人次为100余名重度残疾孩子开展“送教上门”,让每一个孩子在家有学上、上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