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2384|回复: 0

如何识别校园贷?巫山警方教你这几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8 15: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新生初次踏入大学校园,社会经验不足,容易上当受骗,高利贷、诱导贷款,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如侵犯学生隐私的“裸条贷”、遭遇高利贷的“低息贷”,以及逼迫大学生“裸贷肉偿”等非法网贷等,可能使大学生陷入连环债务之中。

u=3825416011,3213424051&fm=26&gp=0.jpg

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和金融监管的空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形成消费惯性,最终导致学生无力还款,造成信用记录不良,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此外,校园不良网贷平台还存在信息盗用风险,被冒用身份者可能会面对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暴力追债现象,则会威胁学生人身安全,涉事学生受胁迫和利益伤害,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给家人带来困扰。


为让社会经验欠缺、初次独立管理自己经济的学生懂得识别各种陷阱和骗局、防范黑恶势力的暴力威胁,结合全国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了“扫黑反诈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


5招教你识别校园贷诈骗手段


1.名为助学 实则圈钱


不法分子往往以家境贫困、尤其是从边远闭塞地区考入大城市的大学生为目标,以提供助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前将学费汇入指定的账户,用于“成功注册学籍”。


2.名为校友 实则骗子


不法分子假冒学生或校友身份,获取信任,借手续费、奖励话费等名义,引诱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假冒身份骗贷圈钱。


3.名为创业 实则敛财


不法分子假借投资名义,打着助学或者创业的旗号,以发展“下线”等传销方式,实施逐级诈骗敛财。


4.名为帮忙 实则借贷


身边同学苦苦请求,借用你的学生证或身份证信息帮他办理校园贷、注册网络公司,出于义气,将信息告诉同学,结果被追讨欠款的成了自己。


5.名为兼职 实则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兼职、刷单、招聘或培新旗号,假借提升社会综合能力或赚取零花钱的名义,诱骗在贷款平台注册并将贷款划转到指定账号作为保证金、或承诺将分期归还本息等骗取资金。


支招 如何对待校园贷


树立理性消费观,切勿盲目攀比。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此外,应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谨防落入欺诈陷阱;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谨慎选择线下正规金融机构,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线下正规金融机构。


同时,要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已陷入不良网贷困扰,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帮助。(巫山县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