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砖瓦屋”, 顾名思义:土砖+青瓦砌成的房子。 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这几年,跑了巫山不少地方, 我就爱找寻它们的踪迹, 然后用相机一一记录下来!
如今,每当看到富有年代感的瓦屋, 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脑海中更快速闪现起老家老屋的画面, 泥土墙、青的瓦、黑黑的烟囱... 记忆中,当烟囱中的炊烟冉冉升起, 那可能是老妈在煮午饭了吧! 灶门口此刻又是谁拿着火钳呢?
在瓦屋听雨是一种享受! 一个秋雨夜,当雨水落下~~ 打在青瓦上,敲击出清脆的音符, 嘀—嗒、嘀—嗒...... 那应算是儿时最美好的声响了~~
土砖瓦屋具体起源于何时? 这个我没具体去追溯过, 或许在上个世纪某个时间里, 火砖的成本还不太经济实惠! 家家户户都流行用土砖砌房子, 毕竟黄泥巴就来自自家田地里, 混上些稻草等, 就能用模具道成一块块上等的土砖!
青瓦也跟土砖一样, 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 所以这就方便了那会儿的瓦匠**, 他们一年四季都不停制瓦烧瓦, 终于某个时间点, 人们逐渐选择青瓦取代了稻草, 房子也由茅草房变成了青瓦房! 瓦屋是需要定期维护的! 毕竟随着风吹雨打、日晒雨淋, 一些瓦片会松动, 导致瓦与瓦之间产生缝隙, 下雨时屋内就会漏雨! 同时,周围的树叶枝丫等落在房顶上, 日积月累多了也会堵塞雨水。 所以曾经在农村, 在每年春雨来临之前, 大人们都会扛来楼梯,搭上屋顶, 然后将瓦片重新整理一遍, 农村俗称—“捡瓦”!
随着时代的变迁,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瓦屋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 人们建房早期用石头砌板屋, 到后面基本都用火砖了!
当然,瓦屋仍旧有着它的一些优势! 比如,瓦屋有着通透等优点! 所以,即使如今,你到农村, 很多家里的厨房、猪圈屋 仍旧还是盖着的青瓦...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 一些人在土砖瓦房里老去, 一些人又在土砖瓦房里出生。 如今,那种纯土砖瓦屋也越来越少了! 很多都是老年人住着。 如今,每当自己感到浮躁、疲惫之时, 那缭绕着炊烟的土砖瓦房, 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 出现在我的梦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