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绿水青山;抬头仰望,蓝天白云;环顾四周,干净整洁;……这是巫山人民对近年来城市环境变化的最深感触。
徐圣奎 摄
今年,县城市管理局秉承“市政当家政、游客当亲人、公园当景区”的管理理念,严格按照“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要求,用“绣花”功夫来推进“大城三管”,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董井琪 摄
“马路办公”着力推进“大城细管 ” “办公室设在马路上,出门就是上班,工作在路上。”今年,县城市管理局在城市管理中推行“马路办公”新的工作方式,发现的问题及时办,群众反映的问题马上办,不少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赢得市民称赞。
清洗人行道 集仙小区是巫山县城广东中路一个老式居民小区,由于设计缺陷,小区一直面临污水排放不畅的问题。“一到夏天,恶臭难闻,蚊蝇乱飞。”小区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多次将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但因为经费、管理权限等原因,一直没能得到解决。今年在城市管理中推行“马路办公”新方式后,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一定要点赞!反映了好多年一直都没得到解决,这次从现场办公到动工整改不到一周,效率真的高。”陈先生高兴地说,再也没有污水的臭味了。
执法人员对占道经营的自行车实行暂扣 县城市管理局局长张世保介绍,今年以来,我县扎实践行“马路办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宗旨,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推动“马路办公”常态化、制度化。截至目前,县领导累计巡查61次,我局累计巡查621次,出动2562人次,巡查发现问题2403个,整改问题2394个,整改率99.6%。
“大城细管”,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有序。
移动公厕
“全球眼”摄像头助力“大城智管” “大宁河内有白色的漂浮物,马上去清理一下。”10月21日,一场秋雨过后,在巫山县长江支流大宁河流域,记者看到几名清漂工人在接到清漂任务以后,正在对岸边的垃圾及水面的漂浮物进行打捞清理。
据了解,为提高清漂的效率和效果,县城市管理局清漂队购买水域清漂监控系统,先后在长江大桥、清漂码头、曲尺乡等7处垃圾较集中的地方安装360°旋转“全球眼”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江面漂浮垃圾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清理,确保垃圾不出境。今年1—9月,清漂队共出动船只3160艘次,作业人员9372人次,清理、转运及处置垃圾21932吨。
清漂队清理江面漂浮物
360°旋转“全球眼”高清摄像头是稳步推进“大城智管”的重要实践举措。除此之外,县城市管理局还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服务大厅、电脑操作平台、手机版城管通、城区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停车诱导系统、智能停车收费系统等硬件设施设备建设,进一步推广城管系统微信公众号,开发并投入应用巫山城市管家APP,实现广场、公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大城智管”。
“大城智管”,让城市山清水秀城美。
街面冲洗
“大城众管”确保城市颜值更高 今年5月,龙门街道开展城市管理“马路办公”,全面推行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工作,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同月,县城市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整治工作组对城市顽疾——龙潭沟“脏乱差”进行彻底整治,市民纷纷拍手称赞……一系列的专项行动,部门、街道等干部市民齐参与,以彻底解决城区“脏乱差堵污”等问题,从而使城市更美更靓。
铲除违规种植农作物
近年来,县城市管理局坚持把“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理念贯彻城管始终,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正面宣传充分挖掘城市管理先进典型,通过巫山电视台、巫山网、巫山报等媒体,讲述城管人员的艰难辛苦,让更多的市民理解支持。 同时,在适当位置书写城管标语,大力宣传引导,形成良好的城管氛围; 通过开展“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城市管理“十进”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城市管理理念,引导广大市民关心关注参与城市管理; 建立市民不文明行为曝光惩处机制,通过媒体曝光市民不文明行为,对情节严重或不文明行为进行适当惩处,让“巫山是我家、人人爱护它”真正成为一种自觉、一种行为、一种风尚。
“大城众管”,让城市宜居宜业宜游。 (记者 董存春 部分照片由县城市管理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