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5464|回复: 0

巫山文化——神女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9 11: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 神女恋城 · 红叶巫山 |



微信图片_20190909115230.jpg


神女文化




神女文化是地名类文化传说的扩展和加强,是在民间口头传说的基础上,由历代文人演绎出的一个著名文化。

微信图片_20190909115232.jpg
©谭少华

巫山神女的原型只是一根在山阿上的石柱,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诗中一句道出了它的实质——片石亭亭号女郎,意即那一片石头亭亭玉立,号称女郎。

微信图片_20190909115235.jpg
©何志宏

是谁首先给了这片石头的灵性呢?是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屈原在公元前340年出生在秭归。秭归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内,与巫山巫峡首尾连接,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秭归的山脉是巫山山脉的余脉,与巫山处在同一山脉中,屈原在《山鬼》一诗,首句“若有人兮山之阿”,正是对神女峰形象的描述,并将山之阿的石柱拟神化,借缠绵多情的山鬼女神的追君的情怀,表达了对楚怀王深深的眷恋,多么希望得到楚怀王的垂青,伺服在楚怀王的身旁,然而,女神最终失望了,没有得到君的青睐而投江自杀,由此可以看出,山鬼既是巫山女神,也是屈原,是屈原自寻的化身。《山鬼》一诗虽然表达的是屈原内心的渴望,但它所塑造的神女原型,则为后世文人留下了奔流不息的创作源泉。在他的影响下,楚襄王的文学侍从宋玉,在《高唐赋》《神女赋》中,进一步地扩展了山鬼女神的形象,将他神化为巫山神女,自荐于楚怀王,最终得到楚怀王的青睐,以云雨之欢而衷情于楚怀王,不受楚怀王之子楚襄王的追求,描述了一个坚贞忠贞的巫山女神形象,屈原、宋玉两代文人,共同完成了以神代人忠君的形象塑造,也为后来的文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微信图片_20190909115238.jpg
©谭少华

在西汉的神话世界里,神是有来源的,为了寻找到巫山神女的来源。文人们将巫山神女的身份化为西王母之女,本名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因而为神,精魂化为灵芝。

微信图片_20190909115241.jpg
©何志宏

此后,“巫山神女”常用以比喻美女,“巫山云雨”遂成为男欢女爱的文学意象、口传经典而被千古传诵。二赋所叙“人神之恋”,是神女故事的发展,二赋之出,巫山神女之名正式出现,巫山神女的美神和爱神的地位正式奠定。而唐朝末年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中的《云华夫人》则是神女故事的再发展再改造,这里的巫山神女成为一位神通广大的护佑之神。

微信图片_20190909115244.jpg
©何志宏
神女文化诞生了神女文学现象,使得单纯的神女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继而,这种深刻的内涵在巫山、在三峡、在重庆乃至全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神女文化。这种文化,冲击了文学界,冲击了艺术界,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艺术名流,无不为之动容、动情。或舞文弄墨,或倾情表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佳作,至今被世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陆游、王安石等文人墨客无一不以巫山神女为题留下文学作品。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作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伟大预言。这些佳作,犹如繁星之闪耀,如春花之绚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与熏陶,极大地丰富了神女文化的内容,同时又给神女文化插上飞翔的双翼,让它穿越时空,传播得更久更远。所以,我们可以说,巫山神女又是三峡的文学艺术之神。

微信图片_20190909115246.jpg
©何志宏

近年来,通过专家学者的收集整理发现,在浩若烟海的文学作品中,以“神女”和“云雨”等文学意象作为题旨的,数以千计,滋润心灵。巫山神女的化身——神女峰,成为长江三峡巫峡十二峰最著名的山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