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我县烟叶全面成熟进入烘烤期。在庙宇镇、官阳镇、笃坪乡等乡镇连片种植的烟田里,烟农们正抢抓时机采摘烟叶进房烘烤。烟田里、烤房边,处处可见烟农采烟、编烟、烘烤的繁忙身影。
丰收季烟农欢喜烤烟忙 7月31日,走进庙宇镇长坪村,道路两旁青翠的烟叶连绵不绝,成片的烟田丰收在望。烟农告诉记者,今年在烘烤出来的烟色很纯正,他们非常满意。
“真没想到今年烘烤的烟恁个巴适,色鲜味香,多亏了烟叶技术员的精心指导。”长坪村“铁杆”烟农刘君林打开烤房门拿着刚出炉的第三炕烟叶时,喜滋滋说:“我家种了52亩烤烟,预计今年收入有23万元左右。”记者了解到,刘君林有21年种植烤烟经验,懂技术、重管理,在今年的烟叶烘烤中取得这样的成效,离不开烟叶技术人员和乡、村干部的指导。他只是全县烟农采收烟叶的一个缩影。
据庙宇烟草站站长姜鱼介绍,该镇共种植烤烟3600亩,预计10月上旬烘烤结束。目前下部烟叶基本烘烤结束,6名烟叶生产技术员也全身心投入到烟叶采摘、烘烤等指导工作中,帮助烟农最大限度的增加收入,确保全镇烟叶采收工作圆满完成。
据悉,为确保2019年烟叶烘烤工作顺利推进,县烟草公司要求技术人员在采摘环节,指导烟农根据成熟度按叶位采摘;在编烟环节,指导烟农分类编烟,清除不适用烟叶;在烘烤环节,配置职业烘烤师,确保不烤坏烟叶。

现场指导初分提升质量 随着第一、二炕烟叶已陆续下炕,烟叶进入初分环节,为进一步指导烟农准确把握分级标准,提高分级纯度,该公司组织相关人员现场指导烟农初分工作,以提升烟叶质量管理水平。
姜鱼介绍,烤后烟叶下炕后,每杆烟先去青去杂,再根据烤后质量,按叶位分为好、中、差三类,一定要杜绝“三混”烟叶。每到一户,技术人员都必须要为烟农讲解分级标准和注意事项。
据了解,该公司在抓好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的同时,狠抓烤后烟初分工作,不仅要加强入户分级指导,辅导烟农对样分级,严控非烟物质。还要强化分级督查考核,落实指导到位率,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确保烟叶分级纯度,缓解收购压力。
据悉,今年全县共有15个种烟乡镇79村,2103户烟农,总种植面积45618亩,户均规模20.8亩,约定收购烟叶10.5万担,截至目前,全县已经烘烤2025炕烟叶。各收购线将于8月10日陆续开秤收购,目前收购**工作已就绪。

多措施落实不适用烟叶处理 “通过走访发现,我县各烟区采摘的鲜烟叶质量好,标准一致,不适用烟叶处理效果显著。” 县烟草公司烟叶科副科长卓小平告诉记者,为确保这一效果继续发扬,县烟草公司从当前烟叶市场供需关系出发,抓好四项措施,加大不适用烟叶处理力度。
与烟农均签订了不适用烟叶处理承诺书,不交售下桔二、上桔三以下等级烟叶;从签订种植合同开始,公司强化宣传,引导烟农理解不适用烟叶处理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同时还有促进中上部的发育的技术优势;将不适用烟叶处理纳入专项考核,对落实不到位的站、点、技术人员,严肃追责;利用补贴引导,在行业优化结构等级补贴基础上,通过政府支持,将补贴上等烟超出60%的种植户。
除此之外,今年县烟草公司还对烟农主要做好两个事,一是做好服务员,在生产过程中做好扶援,在种烟、采烟、烤烟、分烟过程中,全程指导,全程跟踪,做好服务工作。二是当好裁判员,在收烟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收购,让烟农放心卖烟,不断提高对烟草公司的满意度。
(董存春 侯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