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名言,是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谈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时所引用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的出处,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大学》的第三章,这一章是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这“三纲领”中的“亲民”的。其完整的上下文是:“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断地更新再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汤刻在澡盆上的铭文。商汤因为夏桀无道,兴兵进行讨伐,灭掉夏桀后,将其流放在南巢。商汤在位期间,为了避免自己重蹈夏桀的覆辙,就把一些重要的警示语刻在一些日常所用之物上,以便随时映入自己的眼帘,时时给自己以警戒。那么,为什么商汤要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刻在澡盆上呢?这是因为,洗澡过后,除去了身上的污垢,我们都会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商汤由身体的去垢焕新,而引申出精神上的洗礼革新,提醒自己,要像洗澡那样,经常扫去污垢,这样才能保持精神上的洁净和新生。
商汤由洗澡而引申出精神上的洁净与新生,是很自然的。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在洗澡之后为什么会有焕然一新之感?是因为洗去了身上的污垢。而身体上的污垢,除了沾染的外界灰尘之外,还有老化的角质层,它是我们身体原有的一部分。只有除去那些原有的已经成为肌体负累的那一部分,才能让我们的身体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作为生物,这样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世上的万物,正是在这样的新陈代谢之中,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古人虽然不懂这些现代科学知识,但他们已经凭着每天的经验,直觉地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大学》中,和这句话列在一起的,还有周公在平定东方叛乱之后以成王的名义发布的《康诰》中的“作新民”,以及《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这几条合在一起,完美地阐释了“三纲领”中的“亲民”,并在后世的教育中被不断强调,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一方面,它敦促人们在精神上除垢纳新,进行道德自省;另一方面,它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重要文化基因。
这种不断创新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文明舞台上的核心要素之一。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古老文明。曾经的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在经过时间的淘洗后,都已经烟消云散了,活跃在那一方土地上的人,要么已经不是原来的族群,要么旧有的文明已经被连根拔起。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许多大国,如奥斯曼帝国、古罗马帝国,但它们也都已经分崩离析。只有中国,虽历经桑沧,却始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个中原因,就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自我造血、自我迭代的创新能力。
这种创新的能力,表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以科技而论,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的先人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以制度而论,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发明了科举制,使得中国很早就在制度上为社会成员的垂直流动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渠道。在文学艺术上,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几乎每个时代都产生了堪称人类巅峰之作的杰作。
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描述了人类众多文明的兴衰之后,提出过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对一次挑战做出了成功应战的创造性的少数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经过一种精神上的重生,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汤因比没有直接回答,但很明显,如果我们把文明当作个体生命来看待的话,那些“少数人”中的大多数,都是没有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的资格的。但中华文明却做到了,在多次的挑战之后,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我们中华民族,是有这种一再迎接挑战并能在精神上一再浴火重生的基因的。这种基因,镌刻在那些原典之中,值得我们深深铭记,并时时提醒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其德,自我迭代,不负时代,也不负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