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笆、石板路、白墙灰瓦花满树……
“是走进了公园吗?”
“不是,这里是官渡镇大塘村的美丽乡村景色。”
5月下旬,记者走进大塘村,去亲身体验了一个昔日的贫困村,变成如今花园式乡村的故事。
资源:有山有水的大塘村
大塘村,幅员面积3.93平方公里,有391户1085人,其中贫困户67户,2016年前还在贫困村行列。
该村位于官渡场镇东北约4公里,平均海拔300多米。山下官渡河绕村而过,山上森林覆盖率达60%左右,加之村里有一个40多亩的大塘和7个中小堰塘……
“脱贫攻坚以来,我们村累计投入近17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和便民服务中心,实施危旧房改造45户,种植脆李1300亩、柑橘500亩等。”据村主任范永华介绍,2016年,全村脱贫摘帽后,该村又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在脱贫的基础上,寻找致富之道。
大塘村有山有水,春可赏花,夏可采果,一年四季可享垂钓之乐,特别是久雨初晴或者夏秋晨曦,满山弥漫的云雾宛若仙境……处处都隐藏着乡村旅游的资源。
通过深入调研,乡村旅游,成了大塘村村民盯准的目标。
官渡镇党委政府也全力支持:着力打造大塘村农家院落乡村振兴样板示范点。
破题:石磨瓦罐成了宝
如何将现有的资源利用起来,发展乡村旅游助农增收呢?
在官渡镇党委书记李刚军眼里,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既节约成本又凸显了生态环保。只要好好利用,定能成为可以吸引游客的地方。
于是,一条条当地石板铺就的小路,利用废弃的猪槽、石磨、瓦罐改建的盆景,竹子做的排水管,木桶、木盆、犁头、风车等各种农具别具匠心的摆放……
自今年初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短短3个多月,就让大塘村变成了一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步步是景观的地方。
“调动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积极性很重要。”李刚军告诉记者,大塘村通过“政府引导帮扶,村委会统管,村民参与”的模式,整合资金60多万元,在脱贫攻坚危旧房改造、基础设施改善的基础上,打造小景观,设置游览标示标牌,提升文化氛围,修建休闲娱乐场地,进一步提升全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旅游环境。
同时,在1、2、5社发展了10户贫困户参与农家院落示范点打造,发展乡村农家乐,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
效果:乡村花园中的旅游经济
“菜好没有?”
“来了,来了,莫催。”
在大塘村5社的“农夫山庄”农家乐里,主人范辉廷和妻子王顶翠正忙着招待客人。
范辉廷以前在外打工,后因病失去劳动力,全家成了建卡贫困户。后来,他在家发展种植了10亩脆李,还种了几亩柑橘、桃子、葡萄等小水果,于2016年脱贫。今年,又在村里支持下,政策补贴3万元,他自己投入5万元,开起了农家乐。
“自5月1日开业以来,最高峰每天可以挣1000多元。”范辉廷说,虽然才开业,他已经尝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甜头。
同样,在贫困户易相林家中,刚刚经过了一场手术的他告诉记者,他家的农家乐已经全部装修好了,等伤养好后就开业。
村里环境好了,也开始吸引外地的游客。在大塘村2社的一家农家乐,一批钓鱼爱好者已经在此居住了3天:“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有花果、农家菜,还能钓鱼休闲,值得一来。”
“我们村到处是风景,发展乡村旅游的机会多得很。”村民付观桂说,如今,好多出门务工的村民正在谋划返乡发展哩。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阳光下,印在村民房屋外墙上的一幅标语格外醒目——这里的村民,正在酝酿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记者 卢先庆 向永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