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5116|回复: 0

巫山:分门别类培训贫困人口就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1 17: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5月1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巫山县获悉,近两年来,该县通过加强技能培训,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引导有富余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就近创业或在外务工。截至目前,巫山县共累计培训贫困人口35000人,基本实现贫困家庭“一户一人一技能”。

“今年,脆李亩产预计在2000斤左右,若按去年的收购价计算,我种植的4亩脆李一共能挣6万余元。”在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村民张科富看着已经挂果的脆李树喜上眉梢。

张科富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两个孩子正在读大学,妻子常年患病,特殊的家庭状况使他一度失去了脱贫信心。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巫山县便派出农技专家,深入各乡镇,围绕烤烟、中药材、畜牧、果蔬等农业产业做好农业技术培训。

听说政府开办了农技班,张科富第一个报名参加。接受培训后,他有了创业的想法:“柑园村地处低山,非常适合果树种植,何不将村里的闲置土地流转过来,发展脆李种植?”

说干就干。在当地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张科富的果园很快建成 。2018年,脆李树正式挂果,张科富也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农技培训增强了我的脱贫信心,使我明白,真脱贫还需真自强。”张科富感慨道。

据统计,巫山县共开展农业技能培训41场,培训贫困户2000余人。如今,在农业技能培训的带动下,巫山县基本形成以低山地带种植果蔬,中山发展畜牧业,高山地带种植烤烟、中药材为支撑的农业产业格局,让不少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对贫困家庭而言,工资性收入是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渠道。除了针对贫困户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外,巫山县还按照“精准施策”的原则,对贫困户中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进行以电工、建筑、家政服务为主的职业培训,实现贫困家庭剩余劳动力应转尽转。

巫山县三溪乡村民张朝凤,曾是一贫困农户,现成为了月收入5000元的“巫山·红叶姐”。“ ‘巫山·红叶姐’是我们结合实际,打造的一支服务优质、品行优良、技能过硬的家政服务队伍。”巫山县就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张朝凤所在的三溪乡地处大巴山,这里山高坡陡、交通滞后,由于缺乏技术,她的务工生涯多次受挫。

张朝凤加入了“巫山·红叶姐”,她在上岗前,她接受了政府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服务技能、礼仪知识、着装打扮、道德素质、实训操作等,毕业时她还获得人社局颁发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证书。技能傍身,工作不愁,张朝凤很快便受到劳动力市场的青睐。“这几年,我们共累计培训 ‘红叶姐’ 7000余人,除了重庆主城外,更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家政服务行业达成合作协议,使 ‘红叶姐’成为巫山特有的劳务品牌。”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巫山县还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扶贫专项宣传招聘活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搭建贫困人口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平台,提高就业成功率。“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强化贫困户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其在促进脱贫、防止返贫等方面所起的根本性、可持续性作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