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档案
石燕,女,1975年生。现任巫山县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第十届县政协委员。一直以来热爱旅游工作,以做好本职工作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担任政协委员期间,围绕事关巫山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专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2月18日,石燕在政协巫山县第十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发言。
“健康、愉悦、长寿”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专家预测,未来3-5年,康养旅游将为整个旅游带来20%的复合增长率,康养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这是一场饕餮盛宴。我县拥有最养眼的自然风光、最养神的文化遗存、最养肺的负氧离子、最养生的健康美食。随着机场和高铁的建成,还将拥有最独特的区位优势。在这场盛宴中,我们理应分得最大一杯羹。 但是,我县康养产业目前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还很幼弱:仍然停留在农家乐休闲、高山避暑的原始阶段,仅摩天岭风情小镇刚刚起步建设和探索,基本没有“天养”“食养”“动养”“文养”等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养业态,康养公共服务设施还很欠缺。幼弱也同时意味着有潜力,有可塑性。由此,我建议:抢抓康养市场机遇,发挥康养先天优势,开发康养产品、形成康养特色,将生态康养打造成巫山旅游的金字招牌。
高起点规划 一是要坚持上游意识、力争上游水平。坚持面向国际一流,面向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按世界级、国际标准规划康养产业战略性布局。二是要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神奇的大自然自有其天然的灵韵,水之滨、山之巅、泉之幽、云之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原生态自然风貌是我们康养的底色,必须利用保护好。宜:因山聚形、顺水就势,忌: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三是要和美丽乡村紧密结合。美丽乡村是生态康养的重要载体,“山路十八弯,水路九连环”,弯弯环环都是乡愁。美丽乡村建设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落风貌都要溶入康养的内涵和要求,尤其保护好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古道等故乡的“原风景”。四是要从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寻找灵感、汲取养分。巫文化神秘,巴文化醇厚,神女文化缠绵;历代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传唱不休的诗词佳句;更有独具特色的山歌、小调、号子等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存,或热情、或娇羞、或豪壮。它们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我们发展康养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宝贵资源。
高水平打造 巫山的康养产业必须是全领域、全地域,必须全方位整合资源打造完整的康养产业链条。一是打造“养眼”业态。围绕“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四季主题活动,以山水、峡谷、云雨自然观光为主线,让游客充分感受“高峡出平湖”的雄壮与“烟花春夏秋”的静谧,在“云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中流连忘返、痴迷不归。二是打造“养身”业态。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貌,在大昌湖、葱坪、黄岩等地发展登高、越野、攀岩、徒步、滑雪、露营、水上等体验项目突出“运动康养”。促进医养结合,打造中医药特色小镇和渝东北的区域性医养中心,开发中医药康复、茶饮、食疗、养颜、养体等系列产品突出“中医康养”。以“森林文化+心理疗养”为基础,在梨子坪、红椿、邓家等地打造森林浴、森林徒步、森林茶馆、森林音乐、森林教学等产品突出“森林康养”。三是打造“养心”业态。依托摩天岭风情小镇等突出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康养小镇、特色民宿主线,开发“垄上行、归去来”、休闲农场、悬崖酒店、露营基地,让游客在“竹杖芒鞋、一蓑烟雨”的任性中洗尽铅华,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宁静中回归自然。四是打造“养神”业态。充分挖掘巫山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依托龙骨坡和大溪文化遗存、高唐旧址以及博物馆等平台打造历史文化研学、宗教文化养生、民俗文化体验、诗词文化鉴赏等产品。让游客在先民们筚路蓝缕的豪迈中顶礼膜拜,在“柳坪踏歌、南陵访古”的逸趣中意醉神迷,在“我望槐花几时开”的期盼中放飞自我。
神女峰景区北环线红叶。王正坤摄
高标准招商
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美好的规划蓝图,需要大手笔开发建设,必须强化“不要野花满园、只求大树参天”的理念,注重精准招商。把目光聚焦到康养市场上的旗舰和巨无霸企业,紧盯国内外实力雄厚、有丰富经营管理理念和成熟客源市场的大商、优商、名商,用亲商、安商、重商的优质服务吸引他们入驻巫山。
高规格推进
要把康养产业的培育作为全县的重点工程。一是要抽调精兵强将搭建专门的班子。二是要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抓紧研究出台促进康养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三是要抓好基础配套。加快建设立体交通和城市交通网络,构建旅游无缝接驳体系。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旅游全要素,提升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四是要抓紧培育引进一批熟悉康养旅游、健康保健、运动休闲和旅游服务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我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生态康养将成为巫山旅游的金字招牌,巫山旅游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