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忠县县委联合主办的“家国大爱公仆情怀”——重庆市优秀扶贫干部杨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巫山。
报告会现场。
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定国,巫山县委副巡视员谭明连,县委副书记邓昌君、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金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柴承刚,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春梅,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永胜,县委常委熊伟,县委常委侯建盛以及其他在家县领导,市委宣传帮扶集团驻双龙镇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县委各部委、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各部门单位干部代表,2016—2017年选聘大学生村官等,共计700余人在主会场聆听了报告。
杨骅生前是忠县安监局办公室副主任、金鸡镇傅坝村“第一书记”。今年8月21日,他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倒在了扶贫攻坚一线,年仅48岁。
邓昌君在致辞中说,脱贫攻坚工作是党的一项重大事业,是为广大人民造福,实现共同奔小康的重大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巫山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从县级部门抽调357名精干人员选派到119个贫困村驻村帮扶,担任第一书记和队长,以“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的责任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冲锋在一线,涌现出了严克美、魏宗平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何亨明、刘红、毛相林等先进模范,他们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先进典型,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2018年8月,巫山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邓昌君致辞。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邓昌君说,巫山虽然摘掉戴了十六年的贫困帽,但对照高质量全面小康的目标,差距还很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杨骅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他对党忠诚、甘于平凡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民生情怀,学习他扎根基层、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切实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亲身实践,团结一致、沉心静气,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聚焦聚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报告会上,忠县金鸡镇蜂水村党支部书记彭涛,金鸡镇傅坝村驻村工作队员黄建国,杨骅的帮扶对象、大学生张荣梅,杨骅父亲、忠县原副县长杨志刚,金鸡镇傅坝村现任“第一书记”董世军,重庆电视台记者廖洋益等6名报告团成员,分别以“干不好扶贫,对不起组织”“用生命兑现承诺”“您是我们永远的亲人”“我的好儿子”“踏着你的足迹继续前行”“民心深处立丰碑”为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讲述了杨骅生前故事和点滴细节。
“杨骅将帮扶对象当作亲人,不摆架子、不谈条件,经常与贫困户拉家常、谈发展。在生活上对自己十分‘抠门’,却舍得花钱帮贫困户。”回忆起杨骅生前的点点滴滴,彭涛动情地说。曾与杨骅并肩战斗在扶贫一线的黄建国,含着泪说:“杨骅带着大家走村串户调研,仅一个月就系统梳理了全村情况。正要开展下一步谋划时,却累倒了。”
杨骅去世后,杨志刚在女儿陪伴下到杨骅生前扶贫的村子走了一遍。“提起他,村民们都说他的好,都说我养育了一个好儿子!”杨志刚说,杨骅没有留下一句话、一个字就走了,让家人痛心不已,“但他和他爷爷一样,是为了群众倒下的,是光荣的!”
家境贫困的张荣梅考上了重庆工程学院,又恰逢妹妹上初中,全家人一度为姐妹俩读书的费用而发愁。杨骅先是帮她申请国家教育补助,后又为她联系爱心企业资助。“他把我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张荣梅说,“不管未来有多艰难,我都会记住他的帮助和鼓励,带着梦想走下去!”
重庆电视台记者廖洋益,杨骅生前在安监局的同事、朋友董世军,也分别从各自角度讲述了杨骅的感人事迹。
6位报告团成员声情并茂的讲述,深深打动了现场听众,报告过程中多次被掌声打断,还有的听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此次报告会还在全县26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分会场,各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全体干部职工,各村(社区)干部同步收看了报告会。(记者 王忠虎 方丹 向永蓉 曾露 向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