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巫峡镇春泉村的果园里满是丰收的喜悦——15亩烟台苹果树上挂满青黄相间的果实,枝丫被压得微微下沉,空气中飘着沁人的清甜果香。果农和村民们穿梭林间,采摘、装车、打包等,奏响了鲁渝协作农业项目的丰收序曲。
一个个苹果挂满枝头,村民忙着采摘。 这是春泉村首次迎来烟台苹果挂果,也是鲁渝协作在巫山农业领域结出的“甜蜜果实”。两年前,作为鲁渝协作项目的重要一环,秦清海带着引进优质苹果品种的想法,专程到山东烟台学习考察。 刚开始秦清海心里也打鼓:烟台苹果名声在外,但咱山城的气候、土壤跟北方不一样,能不能种出好果子? 后来烟台的农业专家专程来村里,蹲在地里翻查土壤看成分、测气温、记湿度,经过一系列考察论证,认为这里的气候与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这些优质苹果品种的生长。
为了让烟台苹果“扎根”巫山,项目全程引入现代种植技术:采用矮砧密植模式让果树更易管理,通过套袋技术提升果实外观品质,还布设诱捕器等物理防虫设备,最大限度减少农药使用。 “我们从2023年开始试种苹果15亩,三个品种,明月、王林、维纳斯。是鲁渝协作项目,今年是初挂果,明年全面挂果。”果农秦清海说。如今初挂果的果树虽不算枝繁叶茂,但每个果实都个头均匀——明月苹果果型端正,淡红果晕像染了阳光;王林苹果带着“碎银般”的斑点,咬开脆甜多汁;维纳斯苹果泛着浅黄,靠近就能闻到浓郁果香,三个品种各有特色。 试种的苹果不仅口感好,市场反响也超出预期,不少收购商已经提前来打听明年的产量。据了解,今年作为初挂果年份,每亩能产量1000多斤,随着明年果树全面挂果,15亩果园预计总产量能突破3万斤。 此次烟台苹果在巫山试种成功,不仅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更打开了农民增收的新通道。从烟台到巫山,跨越千里的品种引进与技术协作,正让“甜蜜产业”在巫峡大地扎根生长,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记者 陈久玲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