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网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彭军:无手青年的创业华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近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公布了2025年度最美重庆人名单,按照政法、教育、卫生健康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应急管理工作、科技工作领域,基层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群体8个类别,确定周桂秋等100名个人(集体)为2025年度最美重庆人。其中,重庆残之梦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军,荣获基层高校毕业生群体最美重庆人。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

640.jpg
彭军通过电商销售脆李。卢先庆 摄(资料图)
“这几天,我都在官渡镇直播,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10月13日,曲尺乡柑园村彭军电话告诉记者。
从失去双手,到重塑信心,再到艰苦创业,一位失去双手的青年,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新时代的奋斗者之歌,用残缺身躯诠释生命的无限可能,用坚定信念书写了艰苦创业的动人篇章。
1992年5月,彭军出生于重庆巫山的一个普通农家。5岁那年,一场意外触电事故让他永远失去了双手。面对命运的残酷打击,年幼的彭军没有屈服,在长达九年的流浪卖唱生涯中,他不仅用歌声维持生计,更在漂泊中磨砺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双手不能感受世界,双眼可以看世界,双腿可以去远方”——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他对生命最深刻的理解。
14岁时,彭军终于走进校园。他用双肘夹笔书写的每一个字,都是对命运最有力的抗争。2015年,23岁的彭军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考入巫山重点中学。学习之余,他帮助果农销售脆李,深刻体会到乡村产业发展的困境和残疾人就业的艰难,一颗“改变家乡、助残自强”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是彭军始终坚守的信念。2018年,26岁的彭军考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校园里,这个无手青年用双臂完成穿衣、打字等日常动作,成为最动人的励志风景。他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在学校的“321”双创教育模式下快速成长。
大学三年间,在学校创业政策扶持和导师悉心指导下,彭军完成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华丽蜕变。这段求学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专业技能,更培养了他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为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4月,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彭军创办“重庆残之梦商贸有限公司”。创业初期,他经历了选品失误、直播遇冷等重重困难,但始终坚信“年轻就是资本,不怕失败”。经过深入调研,他将目光聚焦家乡特色产业——巫山脆李。
在哥哥彭斌的技术支持下,**二人创新“哥哥管种植,弟弟攻营销”的发展模式。彭军扎根果园,亲力亲为参与订单处理、产品分拣、账目核对等工作。2023年,公司脆李销售额突破60万元,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增收。如今,他们已发展5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预计三年后产值可达200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
彭军始终牢记“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2021年,他创建“巫山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吸纳30余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年销售农特产品超100万元,带动30余户农户增收,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的重要力量。
作为巫山县肢体残疾人协会秘书长,彭军积极为残疾人群体代言。他组织开展电商培训20余场,培训残疾人500余人次,争取各类扶持政策,帮助50余名残疾人实现增收。他常说“让每个残疾人都能活出精彩人生,是我最大的心愿。”
如今的彭军,目光更加坚定地投向未来。他深耕脆李产业, 以现有500亩脆李基地为核心,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示范。创新营销矩阵, 开发微店APP激活社交电商,借力“互联网+直播”拓展市场,优化线下实体店增强体验;聚焦品牌赋能, 持续打造“巫山农特产品牌”,以品牌价值带动就业岗位开发;扩大助残平台, 深化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惠及更多乡村残疾群体。


记者 卢先庆
|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