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叶片在海拔1800米的山脊上精准吊装位,重庆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三峡能源巫山大风口60兆瓦风电项目圆满完成10台风机的全部吊装工作。这一里程碑式进展,标志着项目向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发起最后冲刺,为重庆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强劲动力。
最后一台风机正在吊装第一片叶片。 巫山大风口风电项目位于三溪乡、两坪乡,地处横断山脉褶皱带,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项目团队面对海拔落差超150米、山体坡度陡峭、雨雾天气频繁等挑战,创新采用模块化运输方案,将风机组件分解为200余个单元,通过定制化运输车辆和临时加固道路,攻克了大件设备运输难题。在吊装环节,团队运用BIM技术模拟高海拔作业工况,将单台风机吊装周期压缩至72小时,并在春寒料峭时节完成道路除雪保通,确保施工窗口期高效利用。 作为重庆首个采用“光伏+生态修复”模式的风电项目,大风口风电场总装机容量60兆瓦,由8台6.25兆瓦和2台5兆瓦机组组成。项目年发电量预计达1.1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6万吨、二氧化硫696.5吨。其智慧运维系统集成27类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设备温度、湿度及绝缘状态,确保机组在复杂山地环境中稳定运行。升压站内,工程师正对电站进行最后调试,为即将到来的全容量并网发电做足准备。
吊装塔筒。 项目自2024年3月开工以来,已带动当地就业超500人次。项目负责人张新星表示:“10台风机全部吊装完成,不仅意味着重庆风电单机容量纪录再创新高,更标志着巫山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随着项目并网发电,巫山县清洁能源占比将提升至15%,为工业园区供电、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绿色电能,同时每年可创造税收超800万元,助力地方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运输的风机叶片和光伏相辅相成。 目前,项目团队正以“安全+质量”双管控模式推进收尾工作,预计5月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届时,这片矗立于云雾之间的“蓝色矩阵”将成为横断山脉上一道亮丽风景,为重庆加快建设“风光氢储”一体化基地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 陈久玲 |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