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5-9-12 09:09:28

清渠如许,润泽未来——从向鸭大堰看乡村振兴的民心力量

65年前,红旗渠修建鼓舞人心;28年前,巫山下庄凿山开路感天动地;今年7月,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28名村民自发重修大堰。至9月7日,一条长3900米的民生大堰清泉汩汩,成功引水灌溉。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闪耀着同一种令人自豪的色彩——那就是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面对现实困难,向鸭村村民用实际行动传承这一伟大精神,汇聚民心力量,书写出新时代的动人答卷。


一条大堰,映照千家的希望与坚持“民心如水,水能载舟。”向鸭村的这条大堰,承载着村民们对生活的希望与对发展的梦想。它灌溉着村内脆李、核桃等支柱产业,关乎2000余名村民的生活用水。面对今年连续高温的严峻考验,面对大堰干涸、产业发展受阻的困境,向鸭村村民不等不靠,自发全民动员、齐心协力重修大堰。修复过程中,从最初的6名村民动工,迅速发展到80岁的老人与16岁的少年齐上阵。烈日之下,他们挥汗如雨,锄头铁镐不停挥舞;从传统的肩挑背磨到现代无人机运砂石、水泥,他们集思广益、共同寻找解决之道;从在外游子到村内干群,从刚中考完的学生到回村的教师,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全身心投入大堰修复工程。这种全民参与、团结一心的力量,让我们看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向鸭村村民的民心所向、力量之源。
党群同心,攥指成拳破万难党建作为桥头堡,干部成为主心骨,群众抱团士气高——向鸭村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在这场全民动员的建设中,村党支部积极引领,村干部全力组织协调碎石、水泥等物资,村里需要什么,他们就及时解决什么,为修复工程提供了坚实保障。村民们积极响应、紧密配合,捐出一万余元善款,志愿者送来包子、馒头和矿泉水,轮班换岗的劳作队伍持续奋战……这一切汇聚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默契协作,正是向鸭村能够克服困难、圆满完工的关键。它告诉我们,只要干群同心、将民心所向凝聚成一个拳头,就能迸发出磅礴力量,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精神长河,奔流不息润育新时代向鸭村民生大堰的“重生”,既带有红旗渠精神的厚重底色,也彰显了下庄精神逢山开路的决心与坚毅。它是红旗渠精神与下庄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与传承。这一切让我们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永远蓬勃生长、温暖人心。
民心所向,即是未来所往民心聚,泰山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汇聚民心、不等不靠、奋发图强,就一定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来源:翘哥说巫山工作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渠如许,润泽未来——从向鸭大堰看乡村振兴的民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