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里的思政课|93岁老人与一群孩子之间的对话
“您93岁了,是什么促使您坚持发掘龙骨坡40年的?”“您会如何平衡保护挖掘现场与获取资料研究之间的关系?”“我想请问一下,假如说我们有一天真发掘出巫山人的头盖骨,会有怎样的社会影响呢?”……活动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两个字,好奇,什么叫好奇啊?就是你对这个问题呀,要产生一个疑问。然后必须钻下去,就是要有恒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们不搬动挖掘出的文物,就让它们在那里,盖上保护罩,让想研究它们的人直接去现场。”“要是真挖出了‘巫山人’的头盖骨,那可以说是考古界最大的新闻,而且它是两百万年以前的,最古老的‘人’,它的科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黄万波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12月18日,巫山中学和巫山博物馆开展馆校共建“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主题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93岁高龄的黄万波教授到巫山中学讲学。互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黄万波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今天的这一堂有关龙骨坡遗址考古挖掘的思政课,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据悉,龙骨坡遗址位于庙宇镇,是迄今欧亚大陆时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距今已有200余万年历史。巫山中学与巫山博物馆深化开展馆校共建,合力打造“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黄万波教授向350名高二历史方向学生及红叶考古社成员,讲述了他从巫山龙骨坡遗址的发现、发掘、科研及重大意义入手,讲述了他参加的五次发掘历程、重大发现、科考成果及其意义。“充分发挥校馆合作优势,可有效让思政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亮’起来。比如这次我们邀请黄万波教授到校开展讲座,既是推动巫山中学和巫山博物馆馆校共建合作深入开展的需要,更是涵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巫山中学党委书记付单介绍,近年来,巫山中学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积极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汇聚育人合力,与巫山博物馆共建合作,从社团培育、活动融合、课程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实物、实景、本真、本史的独特教育功能,联合推出“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形成“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育人新格局,正确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
“黄老这一代的科学家们,他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去求实求真,前前后后经历了5次的挖掘,才有如今宝贵的发现。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考古值得我们向往!”听课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巫山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粒求真务实、勇于奋进的种子,他们会更努力学习成长,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有价值的人。
记者 熊威| 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