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2-5-31 08:46:41

重庆日报:巫山厚植“三大优势”集聚发展势能

5月30日


《重庆日报》聚焦巫山绿色筑底 产业夯基 交通添翼
巫山 厚植“三大优势”集聚发展势能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205/62d9a1ac8a1f473fba9fd924c0c3d66b.gif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205/7b7bd3aa87981a55550e0e8d1e3e39c9f65f5264.png?x-oss-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720%2Ch_16384

云墨巫山 摄/朱云平
果农采摘巫山脆李 摄/卢先庆

初夏时节,行走在巫峡大地,处处展现着拼搏奋进的姿态:大昌湖成功创建为国家湿地公园,建成观鸟长廊和巡护步道2000米,三峡库区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示范点初具雏形;旅游产业作为巫山第一支柱产业,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384.5万人次,景区购票22.35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18.84亿元;郑万高铁开通在即,巫山即将进入“高铁时代”,建设“水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夙愿终成……
绿色是巫山最靓丽的底色。近年来,巫山奋力建设生态优先新高地、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加快建设“三区两地一城一中心”征程中,着力挖掘生态优势、做强产业优势、发挥交通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提升“含绿量”牢记嘱托精准发力牢记殷殷嘱托,巫山人勇毅前行,交出了不负青山的答卷:为小三峡猕猴配备“猴保姆”,小三峡两岸猴群发展到4000余只;种植脆李30万亩,“巫山脆李”品牌价值达22.56亿元,总产值突破16亿元;以红叶为媒,打造以“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为品牌的生态旅游经济,全县近10万人吃上了“旅游饭”。在殷殷嘱托中砥砺奋进,巫山做好“水文章”,投资12.8亿元用于巫山县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PPP项目,提升治水能力。关停拆除码头24座,常态化开展江河清漂,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县25条河流、18座水库明确407个河长,常态化开展巡河巡库工作,河道岸线全面改善,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巫山念好“山字经”,林长制实现全域覆盖,大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绿化行动,积极保护濒危植物,累计造林140万亩。提升红叶景观林20余万亩,巫山红叶品种近200个,总面积近100万亩,适宜近距离观看、集中连片达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6%,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巫山练好“气字诀”,持续加强空气环境治理,提升空气质量,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8%左右。做足云雨文章,让更多的人享受长江三峡的生态红利,获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天然氧吧”。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立足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巫峡大地气质更好,绿水青山颜值更高,发展势能越来越强。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205/aaab231c8a2942d2b75aabba6983e8b8.png
打好“山水牌”旅游农业两大产业动能澎湃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巫山转型升级的路径也不断优化,而始终不变的是让全县人民增收致富的初心。兴一门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巫山因地制宜,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构建起全域旅游格局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巫山将旅游产业放在第一支柱产业位置,出台《巫山县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加快建设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核心区、高品质国际康养度假区、高峡平湖山水文化名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一批精品旅游产品,提升巫山旅游品质。随着五里坡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推进“五里坡”“大昌湖”等生态价值转化,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数字旅游、运动旅游和夜间旅游“爆款”产品呼之欲出;做优巫峡·神女景区南北水陆环线、小三峡·小小三峡东西水陆环线,打造神女峰、净坛峰、神女天路、神女溪、文峰等精品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巫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拓展。与此同时,规划面积约76平方公里的“高品质国际康养度假区”正加快布局。各具特色的“摩天岭森林、平槽乡居、航空旅居、春泉度假、青山田园”五大小镇探索康养医疗、休闲体验等复合型度假新模式,打造巫山云雨长江画卷。同时加快推进三峡云顶、大汉隆城、亿丰春泉养谷等项目,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域森林康养旅游县等金字招牌。对于另一支柱产业,巫山持续发展壮大“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种植脆李、柑橘、核桃、中药材、烤烟等90万亩。构建起巫山脆李1+10+N技术骨干体系,大力推动果园标准化管护,探索创新管护模式,推出巫山李子种植保险,研发脆李专用避雨设施,实现产业发展保产提质。随着“巫山脆李”邮政航空产地直飞协议的签订,6月份脆李开园上市后,一条辐射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及川渝市场,销往新加坡的巫山脆李销售网变得清晰。2021年,90万亩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值达到38.1亿元。
织密“交通网”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郑万高铁穿山来,大道如虹天地宽。随着郑万高铁通车,巫峡蜀道之难变为通途,作为沿线新建车站中唯一的县级始发站,今后,从巫山可4个半小时抵达北京、上海,3个小时辐射郑州、成都,2小时联通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武汉,连接沿线近30个城市,巫山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我们正努力形成‘1小时周边、2小时主城、4小时国内主要城市’3个交通圈,让交通为全域发展增添腾飞之翼。”巫山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巫山加快建设“水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形成“井”字型高速网,加速两巫高速巫山至大昌段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两巫高速大昌至巫溪段、奉(巫)建高速建设;架起巫山与世界相连的“空中走廊”,进一步完善巫山机场硬件设施,实现万州机场与巫山机场一体化协作运行;构建“一江四河”高等级航道网和“四货三客”规模化作业区,不断提升长江、大宁河等河流航运能力,实施高唐综合货运港,龙头山、抱龙等客运作业区建设及升级改造;积极推进沿江铁路、安张铁路建设,构建“三干线一体化”铁路网。在打通连接外部大动脉的同时,加快建设县内多条旅游环线公路,着力畅通巫峡内部微循环。充分发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今后,巫山作为重庆“东大门”的形象将更加立体,将在更好融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中阔步迈向新征程。
来源 重庆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日报:巫山厚植“三大优势”集聚发展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