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小康 | 水库村:因水库而兴
日前,汽车沿着油化的105省道巫(山)建(湖北建始)公路行驶。若一小时后,一面碧波如镜的水面便呈现在眼前。这标志着已进入官渡镇水库村。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8/40eb22a8f4fa7c766adbbe3c2a88685f7f1f2872.jpg水库一角水库村位于江南片区中心,距官渡镇西北约5公里,境内最低海拔425米,最高海拔1200米,村域面积24.7平方公里。东与杨坝村交界,南与双月村接壤,西与铜鼓镇毗邻,北与建平乡相连,有耕地6323亩,林地9000余亩。“水库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水域面积达1250多亩,正是丰富的水利资源,为水库村的美丽增加了色彩。”水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长华说。水库村充分利用水库资源优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使3000多水库村民的日子过得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8/0a84c650d06e586b0ffa4b2128d09c0c84238171.jpg客人在水库岸边漫步俗话说,水是农业的命脉。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有水就能发展产业。在有良好水利资源的条件下,该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人行便道、硬化道路、机耕道路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全村硬化道路29公里、整修社道14.5公里、解决了百姓出行难。同时,实施“安居工程”,在保障老百姓住房安全的前提下,对房屋风貌进行改造,白墙、灰瓦,掩映青山绿水间,就如世外桃源。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8/0e122c05b1eb5d4d114af8e79ba91fa7a216e16c.jpg别墅式民房村民们吃不愁了,穿不愁了,住不愁了,便谋划起了发展。该村7社村民马来春,养起了猪和羊,年收入均在20万元左右。她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和就业。今年66岁的李绪福,与马来春同一个社,因无其它经济来源,又不能外出打工。马来春便聘用他到养殖场做工。农忙时,李绪福给自己做,照看家里。近几年,村里又帮他发展脆李5亩。“我在养殖场做工每年可挣两万多元,加上脆李现在一年也可卖到两万元左右。我现在日子过得很好。”李绪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8/52c8fd3ba700f37a54a6299633db2e27360b6227.jpg村班子在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据了解,近些年来,水库村共发展脆李2100余亩。不仅如此,该村还因地制宜,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栽植核桃1000亩。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不仅能获得一笔流转费用,农闲时,还可到核桃园里务工增加一笔收入。像3社的王洪平,在核桃园中做工,100元一天,每年至少能挣9000元左右。与她一起的龚清梅、邓忠碧、魏宗美等,年收入都超万元。“我们不仅挣了钱,还照顾了家里。”王洪平说。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8/e5e81a6d6ad57973aab158e9078bea8fa7128c78.jpg村民在核桃园锄草而今,漫步在水库村,远看青山如黛。一间间房屋,星罗棋布,点缀山间。时不时地还有别墅型民房映入视野。因水库而得名,因水库而兴的水库村,碧波荡漾的水库四周,垂柳依依,有远方的客人,远离城市的喧嚣,来游玩赏景,尽享静谧的田园风光,好不惬意。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8/d15dc007cf4ef3b33c14af77bd23aca508a611c1.jpg村民在广场打球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8/d93350bd0feace99b7a3cb4091e5cc872bfcb505.jpg核桃示范园“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乡村振兴,进一步围绕水库做文章。”周长华表示。即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将打造军营体验馆,开发建设沙滩排球、水上乐园等项目。在二社柑子园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幅员面积广阔,土地优越的条件,建立“世外桃源”基地。并梳理本地特有的“乡愁牌”、“乡情牌”,以“乡愁”引人,“乡情”留人,进一步打响打亮水库牌子,力争使水库村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江南乃至全县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来源:巫山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