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 | 朱钦万:巫山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2900余平方公里的巫峡大地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65万巫山儿女几乎人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在巫山扶贫岗位工作了长达13年的“扶贫达人”--朱钦万,今年他被表彰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7/115a0b70d743de4836bf3afc4d57cd293dfbec9a.jpg朱钦万(左一)走村入户了解脱贫攻坚情况。据了解,朱钦万同志自2008年2月调至县扶贫办工作担任副主任,分管生态扶贫搬迁,2009年任扶贫办主任至今。在工作岗位上,他就犹如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忘我奋战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因工作的艰辛,他的身体染上了不少疾病,领导心疼了,其间多次找他谈话,给他“调岗换位”,都遭到拒绝。他说:“我热爱扶贫工作,不能半途而废,还要继续给巫山的贫困户做点事情。”就这样,他牢记使命,勤政为民,揣着为民情怀,充分发挥自己熟悉农村工作经验特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忘我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总是坚持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长期带病坚持工作。2018年“国检”和相关考核期间,他带病坚守在第一线,几次晕倒在楼梯间,直到检查组离开,才到医院住院并实施两次手术治疗。开展结对帮扶时,他主动联系最贫困的4户,定期进行入户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经常节假日不休,带领县扶贫办一班人,长期忘我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前沿阵地,用优异成绩将各项扶贫政策贯彻落实在巫山大地上,使巫山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根本的改变。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7/c710267253c4279f4858264a7f4a2538acd70ce8.jpg近几年,全县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3000余公里,硬化农村公路2500公里,农村公路通组通达率100%;新建(整治)饮水工程3500余处,架设饮水管道2.23万千米,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变化前所未有。同时,他主动积极协调推进全县“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规模种植烤烟、脆李、中药材、柑橘和核桃等特色产业近85万亩,带贫效益明显。指导相关部门和乡镇精准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及易地扶贫搬迁各项惠民政策,支持贫困群众转移就业4万余人,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5000余个,安排贫困户就近就业,认真落实政策兜底和残疾贫困群众保障措施,真正实现小康路上不掉一人。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7/bb3161ca4c999e536dc13b660f175d10ae246878.png为了发展产业,稳定脱贫成果,朱钦万还大胆创新,通过调研分析,力排众议,支持巫山第一个脆李育苗基地建设,为巫山发展30万亩脆李夯实了基础。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有劳动能力有土地等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其有效做法和成效在中央和市级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列入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典型经验之一。他会同县卫生健康委创新医疗保障机制,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创新“123456”模式,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其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市交流。巫山县扶贫办在他的带领下,荣获“十一五”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2010年荣获重庆市扶贫开发先进集体,2016年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多次在全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优秀”或“好”等次。2014年他获得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2020年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贡献奖。来源:巫山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