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杨林村有个“帮帮团”
记者 卢先庆 通讯员 杜文凭报道“我自愿加入杨林村帮帮团志愿服务队,振兴杨林,职责所在。我必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杨林,服务杨林……”七月初的连雨天气,浇不熄热情似火的激情,更掩不住热血沸腾的铮铮誓言。7月6日,在官渡镇杨林村村委会,县应急管理局副处级调研员、杨林村第一书记何道祥正带着84名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以及镇、村、社党员干部和村民志愿者组成的杨林村“帮帮团”成员宣誓“入职”。成立“帮帮团”5月21日,刚卸下扶贫工作队队长担子的何道祥,又挑起了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重任。来到村里的第一天,他和工作队员顾不上歇息,就找到村支书赵海燕,开始工作起来。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7/cf2e5485e2dd4580920510ffe67bc41b640579c3.jpg“近年来,我们村发展脆李1500亩,今年丰收在望,预计可收100吨左右果子……”面对销售难、运输难、包装难问题,赵海燕说了村民和他的忧虑。“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帮帮团’啊,发动大家帮助村民卖脆李。”何道祥建议道。“怎么成立?成立了又怎么卖?”“就是发动驻村工作队队员、村社党员干部和村民志愿者,通过自己的圈子,在网络和市场上去找销路,肯定比村民自己卖好……”“好。”何道祥一席话,让赵海燕吃下定心丸。于是,一个80多人的“帮帮团”在杨林村成立了。吆喝卖脆李“帮帮团”上岗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村民吆喝卖脆李。他们兵分三路,分片促销。由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何道祥志、驻村干部曾纪洪、村支书赵海燕分别带领部分“帮帮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摸实情,知底数,了解脆李真正的产量。一部分成员成立抖音、快手小视频带货直播团队,现场拍摄,直播脆李挂果实况,硬核促销。选派专人对接城镇超市、水果市场,通过传统方式营销,同时,每一名“帮帮团”成员都要组建亲友团“朋友圈”,开展商贩入户、亲情助销。https://imagecdn.cqliving.com/images/app_2/cms/202107/da3b38bbd7cbc92e75431661ebab4a3a3e88315b.jpg此外,“帮帮团”成员还充分利用相关资源,自己垫钱为村民购置包装盒,发动身边朋友用私家车运输,帮助村民解决包装运输等困难。短短几天时间,杨林村“帮帮团”就帮助村民促销脆李72.3吨,销售额达50多万元,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帮到乡村振兴帮帮团,不仅只帮销售。帮助全村实现乡村振兴,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杨林村的徐龙惠,身患尿毒症好些年了,每周都要定期去医院做肾透析。巨额的治疗费用,让已经脱贫的她,再次家徒四壁,负债累累。如何让徐龙惠度过眼前的难关?村里像徐龙惠这样的困难户还有多少?“组建杨林村爱心捐助微信群吧。”何道祥向帮帮团成员倡议。闻风而动,帮帮团成员不仅全部加入了爱心微信群,还邀请了村里的爱心人士,聚焦村里的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提建议、献爱心。当天,爱心捐助总额达到6500元。就这样,在杨林村,“帮帮团”的名声响起来了。村民有困难,找帮帮团;整治升学宴、生日酒,找帮帮团;家庭出现矛盾纠纷,找帮帮团……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一场以乡风文明之“魂”,引杨林振兴之“路”的实践活动,在杨林村轰轰烈烈展开。如今,杨林村的“无事酒”少了,帮扶弱势的多了;打牌的少了,学习种养技术的多了;矛盾纠纷少了,直播带货的多了……全村反映民风民俗、道德准则、文明乡风的“墙头文化”,布满了村里的角角落落。“我们帮帮团,就是要把收集到的、村民急盼解决的事,想法办,尽心办,全力办,一件一件落实,干一件成一件,真正把百姓多年的难事、盼事办成好事、实事。”何道祥说。责任编辑:黄美玲
来源:巫山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