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1-6-21 08:58:43

巫山县政法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 便民利民措施公告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巫山县政法系统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现予以公告。

“我为群众办实事”11项66条措施


一站式服务 让群众少跑路
1.完善自助立案,自助缴费,推行法律文书集中送达,争取救助资金,上报一批司法救助申请。(责任单位:县法院)
2.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责任单位:县检察院)
3.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展公安网上办事平台,积极宣传、引导市民通过“警快办”在线办理公安业务。(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4.全面推行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体开展上门服务。(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5.完善“一站式”解纷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巡回立案、网上立案、网上调解,在线审理、在线送达。(责任单位:县法院)
6.运营好12309检察服务中心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民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县检察院)
7.各中心派出所每周安排一天时间到无户籍业务的乡镇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治安大队、出入境大队等有行政审批、证照办理职能的单位,为群众开展“送证上门”服务。(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8.推出跨域立案,线上完善流程提示,线下设立诉讼引导,帮助老年人跨域数字鸿沟;与其他职能部门建立诉调对接平台,联动化解矛盾纠纷。(责任单位:县法院)
9.推广律师互联网阅卷系统,强化系统宣传。(责任单位:县检察院)
10.探索建立跨域立案,积极宣传、引导市民通过“警快办”在线办理公安业务。(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作风大整治 让群众更满意
1.加强司法作风大整治,进行审务督察,定期抽查办公室接听情况、抽查案件的办理情况。(责任单位:政法各单位)
2.纪检部门对窗口部门定期开展督查,不定期进行抽查;及时对信访人进行回访,并对干警服务态度进行打分;如有问题要求干警及时说明情况并及时整改。(责任单位:政法各单位)
3.建立案件回访制度,对群众举报且查证属实的问题,严格追责。(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
4.开展常态化服务态度督查,实行法律服务回访和评价制度。(责任单位:政法各单位)


顺应群众新期待 让天更蓝水更清
1.加强司法审理与行政执法的良性互动,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责任单位:县法院)
2.加大公益诉讼线索巡查力度,通过检察建议、诉前磋商等方式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严格执法。(责任单位:县检察院)
3.深入推进“昆仑2021”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食药环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交巡警在早晚高峰抽调机关警力增强路面执勤力量,尽可能保障路面畅通,在学生上放学期间增设“护学岗”。(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4.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严格规范办理行政执法证件。(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以案大说法帮群众守住钱袋子
1.分析研判刑事案件,对多发性犯罪提出司法建议,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
2.严厉打击侵害民生民利刑事犯罪,认真履行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的法定职责;针对多发性案件及时召开联席会,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法治宣传,加大非法集资等典型案件宣传力度。(责任单位:县检察院)
3.实行社区民警反诈“三包”,针对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态势,各派出所驻村社民警实行包村包社包户,深入村社开展反诈宣传,持续开展全民反诈,筑牢安全屏障,守护群众钱袋子。(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4.加快完善“一街道一法官”工作机制,参与基层矛盾化解,助理基层社会治理。(责任单位:县法院)
5.加大对涉农村土地承包、林地登记、征地拆迁等涉农行政诉讼监督工作;加强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重点办理拖欠农民工薪酬、人身损害赔偿、追索赡、抚养费等案件。(责任单位:县检察院、县法院)
6.加快完善“一村一警务室”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7.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年服务时限不少于40小时,完善村居法律顾问管理和工作考核制度,完善《巫山县法律援助个案质量评估办法》。(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攻难点治乱点
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尊严
1.畅通立案渠道,加强长期未结案件清理,集中攻破一批执行老大难案。(责任单位:县法院)
2.加大对劳动争议、民间借贷、房产买卖等领域民事案件监督力度。(责任单位:县检察院)
3.抓好重点案件评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
4.挂牌整治一批治安重点地区和部位,着力解决好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
5.加强破产案件清理,妥善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责任单位:县法院)
6.深入推进《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专项行动,深入落实员额检察官一对一联系民营企业。(责任单位:县检察院)
7.进一步强化“3+N”立体化巡逻防控,提高街面见警率,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8.加强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开展涉企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行动。(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办好每一起案件
解决好每一件小纠纷
1.举办典型案件办理交流会,提升干警思想认识和素质能力。(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
2.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信访案件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人员参加案件听证会,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责任单位:县检察院)
3.组织开展“案件评析会”,分别选取正面和负面的典型案例作交流学习,提升办案能力。(责任单位:政法各单位)
4.组织开展“践行执法司法为民”讨论活动,加强指导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换届选举,加强开展调解员培训工作,建立巫山县人民调解“专家库”。(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5.建立“一庭两所矛盾联调机制”,共同化解当地矛盾纠纷。(责任单位:县法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
6.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工作,对上级交办以及自排查的重复信访案件,由领导一对一包案化解。拓宽第三方参与矛盾化解的渠道,积极推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及时化解群众身边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
7.加强与城市网格员和村社干部的联系,努力将小矛盾小纠纷化解在基层。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做到及时化解,做到应调尽调;每月进行一次风险研判,建立风险台账,并组织调解专班合力攻坚。(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
8.开展人民法庭进行巡回审判,民二庭送法“进企业”,民一庭送法“进社区”,建立“法治校长”制度。(责任单位:县法院)


民法大宣讲
为群众解困解难
1.做好民法典普法宣传,领导带头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宣讲民法典;坚持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带案下访、接访;办理刑事申诉案件和重点信访始终由院领导主持公开审查活动、公开答复活动。(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
2.对2018年以来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一案一专班”“一案一策”“对账销号”制度,逐案甄别核查,研究制定化解方案,力争6月底前全部化解。(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
3.实行部门、乡镇(街道)年度普法计划申报制、责任清单制,组织开展“法润千里 法汇广大”法治宣传活动和法治主题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扭住突出问题
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
1.紧密结合建党100周年,组织院领导走访慰问政法英烈家属,帮助见义勇为**解决实际困难。(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
2.制定立案登记制实施细则和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切实畅通立案渠道,加强对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的监督。(责任单位:县检察院、县司法局)
3.针对法律监督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对同级司法机关的监督。(责任单位:县检察院)
4.探索制定“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纠”监督管理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
5.对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的依法依规监管,联合巫山县社区矫正委员会出台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病情复查等制度。(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执行《三个规定》
提升执法和司法公信力
1.制定《执行“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的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干警八小时外管理监督暂行办法(试行)》。(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
2.落实开展“三个规定”“万长”大宣讲活动,组织全系统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提高纪律意识和严格执法意识。(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


刑事案件指派律师辩护
让司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1.落实指定辩护制度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着力提高确定刑量刑建议适用率、法院量刑建议采纳率、辩护人及值班律师参与率,努力降低被告人上诉率。(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
2.严格落实投案自首、主动认罪认罚从宽等相关制度。(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
3.及时指派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律师,做到“应援尽援”。(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十一
干警大下访
让人民群众更有司法获得感
1.利用“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把矛盾化解在爆发初期。(责任单位:县法院)
2.开展政法干警下访群众行动,院领导接访下访群众每季度不少于1次,其他干警深入社区了解社情民意每月不少于1次。(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
3.紧密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强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4.建立健全调解组织。设立基层调解组织366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4个,重点行政机关行政调解组织5个。(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5.优化调解员队伍。选聘“五老”人员充实到村社区调解组织,选优配强镇街、专业性、行业性专职调解员队伍。(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6.建立“警调、诉调、检调、访调、复调”对接、“一庭两所”联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责任单位:政法各单位)
7.建立“老马工作室”、完善繁简分流机制。(责任单位:政法各单位)
8.在部分派出所建立“人民调解室”。(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9.坚持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原则,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
10.落实司法体制改革,员额检察官办案责任制;院领导带头办难案、疑案。(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
11.持续开展“执法创优”活动,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奖惩细则,不断提高公安民警执法质量水平。(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12.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与补贴挂钩机制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机制。(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
监督举报方式
图片
01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
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

02
重庆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一指导组
进驻期间(3月至6月)值班电话:023—58999333;邮政信箱:重庆市万州区8002号邮政专用信箱;受理电话时间为每天8:00—20:00。主要受理反映巫山县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政法干部干警问题的来信来电。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问题,将按规定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03
巫山县政法各单位顽瘴痼疾监督电话
县教整办:023—57687513
县 法 院:023—57651473
县检察院:023—57650602
县公安局:023—57650465
县司法局:023—57650801
来源:巫山法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巫山县政法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 便民利民措施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