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举管水员村民轮流“坐庄”!洛阳村摸索“土办法”破解农村管水难
农村饮水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中的重要内容,但在农村,建好的水利设施“无人管、无钱管、管不好”却是在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难题。重庆日报记者近日在抱龙镇采访时发现,当地灵活制定管理规则以激发村民管水积极性,摸索出管水员管水、村民轮流坐庄管水等“土办法”,不但让农村水利设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作用,也让村民们喝上了放心水。“老高,我家水管坏了,快来帮我修一修。”5月15日,抱龙镇洛阳村村民高南刚从水源地检查归来,就接到了村民易先善的电话。66岁的高南是村民们推选出来的管水员。自从高南“上岗”后,洛阳村的饮水池有了专人管护,村民们从此吃上了放心水。洛阳村位于大山深处,共667户1667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村民吃水长期靠“集(收集雨水)、找(到处找水)、挑(到有水的地方挑水吃)”来解决。从2013年起,我县在洛阳村投入资金修建了12口饮水池,还从邻村引来山泉水,全村人用上了自来水。但好景不长,村民们很快发现,水质变差了,水也不够用了!为啥?因为建好的水池没人管,水源地被牲畜粪便等污染、管网漏损等现象经常发生。不仅如此,水池刚建好时,社里首先采取了装表收费、专人管理的管理办法,规定每吨水收费2元,群众为了少交水费纷纷吃起了“滴水”。后来,管水人员撤离后,村里一度推行免交水费的管理办法,但又有村民开始无节制地用水,仅村民姚知堂一户一个月用水量便高达735吨,很快大家就没水可用了。怎么办?村民们开始想办法。五社的27户村民推选懂水管焊接的高南为管水员,村民在按水表缴纳水费的同时,每年每户交20元维护费,用于支付管水员的工钱和管网维修。六社的57户村民则通过抽签分成18组,每组3—4户,轮流“坐庄”管水一个月。同时,每户每年交费100元作为水费和管网维修费用。自从五社的老高“上岗”管水后,每月至少查看水源三次,每逢下雨都对引水渠进行维护,每半年要还要清洗一次取水池、饮水池,同时,随时维修全社的供水管道,五社再也没缺过水。而六社的“轮流坐庄”制度出台后,由于村民们轮流管水,每个人都是“管水员”,大家自发地改掉了“滴水”、无节制用水等坏习惯,从此,不但六社再也没缺过水,连洛阳小学的100多名师生也免费用上了六社的自来水。……“脱贫攻坚,饮水当先。”县水利局局长贺伟介绍,近年来,我县筹资8.1亿元,建成农村供水工程5000余处,铺设管道2.06万公里,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基本实现全覆盖。据统计,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90%,53.69万人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其中包括建卡贫困户90642人。三分建、七分管。目前,县水利局整合全县29座乡镇水厂国有资产,组建成立富民水利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乡镇集中供水进行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已基本形成了富民水利公司负责农村场镇供水,各乡镇分村社组建用水专业合作社负责农村面上集中供水的管理格局,构建起政府主导、村社主体、群众主管“三位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体系。目前,该县正在制定《巫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将通过指导乡镇成立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实行协会自治管理,以确保农民吃上放心水。(记者向君玲通讯员郝燕林 文/图)
页:
[1]